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讎讎(雠)Chóu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为雠子氏所改。”参见 “雠子”条。
汉代有雠迁。

讎chóu

❶應答。《後漢書》張衡《思玄賦》:“有無言而不讎兮,又何往而不復。”《文選》作“酬”。
❷仇敵。阮瑀《紀征賦》:“惟蠻荊之作讎,將治兵而濟河。”

讎雠

(1次)仇恨:怨恨。又众兆之所~也《章·诵》

答也。《禮記·表記》: “《詩》曰: 無言不讎,無德不報。” 鄭玄注: “讎,猶答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讎,音酬。”

讎chou

D787
<文>❶应答:无言不~,无德不报(《诗经》)。
❷应验:其方尽,多不~(《史记》)。
❸同等;类同:皆~其功(《汉书》)。
❹售,给价:留饮,酒~数倍(《汉书》)。
❺酬偿,偿付:买物,随价~直(《三国志》裴注)。
❻符合,对得上:所言灌夫,颇不~(所说的有关灌夫的情况,与事实很不相符。见《史记》)/事皆不~。
❼施行,运用:久兴而不息,民之~之若性(《吕氏春秋》)。
❽校对,考正:~定群书(《新唐书》)。
❾与“仇”同。1.仇敌,仇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孟子》)。2.仇恨,怨恨:既灭无罪之君,又~守义之臣(《三国志》)。

校对文字:~校/~定/~对/~问/校~。


讎chóu

C165
“雠”的繁体。“仇(chóu)”异体。《异体字表》“讎”、“讐”并入“仇”,《简化字总表》“讎”类推简化为“雠”。《通用字表》列“雠”。

〖讎〗 粵 cau4〔籌〕普 chóu

❶ 通「仇」,仇敵,仇恨,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仇」。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也。」
❷ 校讎,校對,校勘。歐陽修《新唐書.列傳第二十三.王珪》:「召入祕書內省,〜定羣書。」

讎仇,金文;篆chóu

[言(説,唱,意符)+雔(兩隻鳥面對面,意符) →讎(《説文》:“讎,猶應也。從言,雔聲。”讎,兩隻鳥一唱一和,表示“應答”; 又兩鳥對唱,必有高低,於是久唱成仇。若將兩隻畫眉鳥籠靠得很近,先是“君子動口,賽歌對唱”,然後是“小人動手,張翅舞爪”。厮打得難分難解。一個“讎”字,我們的祖先造得如此生動有趣。故讎又與“仇”通。酬與仇,是恩與怨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誰能説得清? 誰能道得明? 因爲討價還價,“讎”又通“售”。)]
《詩經·小雅·采芑》:“蠢爾蠻荊,大邦爲讎。”(荊州南蠻愚又蠢,敢與大周爲仇敵。蠻荊是當時對楚人的一種偏見。)

讎()


作文父日丁簋, 殷周金文集成3606,西周早期
乍(作)文父日丁。
按: 此蓋从心。从心與从言有時可通。

从盨, 殷周金文集成4466, 西周晚期
𠀠(其)邑彶眔句商兒眔讎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87,戰國至秦
可以敫(徼)人攻讎。

秦印文字彙編
讎主。

秦印文字彙編
張讎。

居延新簡EPF22.71B,西漢
已讎。

漢印文字徵
徐之讎印。

漢印文字徵
犁讎。

衛和墓誌,南朝陳
其先避讎來南沙,遂家焉。

元壽安墓誌,北魏
外連寇讎,内苞姦宄,圖城謀叛者,十室九焉。

李璆墓誌,唐
君忍死茹毒,號籲往返,奉喪至京, 率兩弟𠮧閽請讎。

楊萼墓誌,唐
親讎無避,功過皆書。
按: 此一形體“言”部件的簡省寫法值得注意。
《説文》: “讎, 猶𧭭也。 从言雔聲。 ”
許慎析形釋義可從。 其所謂“𧭭”, 即“應對, 應答”之義。 依據字形, 讎本當指鳥之應對。後來,“讎”多用怨敵義。《説文》: “仇,讎也。”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簡87: “可以敫人攻讎。”唐代楊萼墓誌: “親讎無避,功過皆書。”
戰國楚簡假“”爲“讎”。 郭店楚簡《尊德義》: “民㤅(愛)則子也; 弗㤅(愛)則(〔讎〕)。”或假“”爲“讎”。 《語叢四》: “非言不(〔讎〕),非(靡)惪(德)亡復。”

☚ 諾   諸 ☛

*雔(讎)djəw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雙鳥也。 从二隹。凡雔之屬皆从雔。讀若醻。(四篇上)
《說文》: , 猶膺也。 从言, 雔聲。(三篇上)
二鳥相對啾叫不停如仇敵相罵而不讓。

☚ 獸   虣 ☛
000006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