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积薪闻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积薪闻棋·李肇·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喏。”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选自《唐国史补》〕 王积薪闻棋的故事见于《集异记》。在《集异记》中,故事情节带有浓重的神奇色彩。本篇选自《唐国史补》,这篇小说通过具体事实的叙述,表现主人公王积薪由自满变为能够重新认识自我的思想变化过程。 文中写王积薪的棋术很高,因此而自满自足,认为无人能与其匹敌。小说的开头,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勾画出一个骄傲自负的年轻棋手形象。接着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叙述王积薪住在旅店时发生的一件事。这件事写得十分巧妙。夜晚灭烛后,王积薪隔墙听到店主老媪邀其儿媳下棋,这件事当然对王积薪是有吸引力的,妙就妙在婆媳二人也是在隔墙对奕,听棋和下棋的谁也看不见谁,故事就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展开的。婆媳二人对奕并不是在实际的棋盘上进行,而是心中虚设的棋盘,其摆阵布局及攻战过程全凭记忆,由此可看出婆媳二人高超的棋艺。作者通过婆媳二人的对话来叙述她们下棋的过程。表面看来是在表现二人棋艺的精湛,其实则是在为写王积薪作铺垫。王积薪能在隔壁听别人下棋,而且还能“复其势”(根据婆媳所说,重新布子走棋,复验棋势)。可见他的棋术也是很高的。但他能尊重事实,从婆媳二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这种知不足而后进的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这一事实说明王积薪虽然骄傲,但并不固执,他在分析别人的棋局之后,能够正确地估价自己。作者正是通过王的经历和转变告诉人们山外有山、学无止境,应虚心进取的道理。 本篇小说没有曲折的情节,人物形象却极其鲜明。写婆媳二人言棋,语言精炼传神、使读者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写王积薪则只写他的动作及心理,并采用前后对比的手法,即从开始的“自谓天下无敌”到结尾时的“意思皆所不及”,极简练地将王积薪的自我认识过程写得既巧妙,又合乎情理。 《王积薪闻棋》
唐·李肇2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3。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4:“良宵难遣5,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6。”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7,意思皆所不及也8。 1本文是《国史补》卷上中的一则。棋:指围棋。2李肇(生卒年不详):唐元和年间翰林学士,有《翰林志》、《国史补》。3逆旅:客店。4媪(ao):老妇人。妇:指儿媳。5良宵:长夜。6伏局:意为这一局认输。7复其势:意为再次摆出那盘棋的局势。8意思:用意。 【析点】 王积薪自以为棋艺功成,天下无敌,然而“强中自有强中手”,小小旅店婆媳二人竟能以话语代落子,丝丝不乱,而且每着每势都是王积薪所不及。故事简单而又简单,叙事简净而又简净,但艺无止境、“学”亦无止境的道理寓于其中。故事也可说是奇异而又奇异。试想,暗夜逆旅,墙壁隔开了婆媳、主客三位嗜棋者,两人以口对弈,一人以耳“观”阵,何等专注又何等诡异。平凡的生活中突起奇峰的韵趣寓于其中。 故事以王积薪自负棋术始,以其自认“皆所不及”终,前后照应,不仅使故事情节完整,而且使王积薪这个人物的形象也更为饱满。他的自负固不足取,但遇到店主婆媳却不鄙夷、不嫉妒,这又是他的可贵之处。可以料得,经过这一次“观”阵,王氏棋艺又将上一个台阶。 这个故事又见于《太平广记》228卷,情节虽更详密风趣,但没有王积薪始而自负终而自认不及的心理变折,其含义及韵趣反逊于这一则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