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諾(诺)Nuò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景谷等地有分布。汉族、傣族有此姓。《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 《姓氏考略》 亦收,其注云: “ 《汉书·匈奴传》 有 ‘诺水’,(颜注): ‘诺真水也。’ 当以水为氏。” 《姓氏词典》 称: “ (诺真水)在四川通江县西,今名西河。” 唐代有诺乐; 宋代有诺驱。 諾nuò❶談話時應承語。枚乘《七發》:“諾,病已,請事此言”。 ❷許可。枚乘《梁王菟園賦》:“神連才結,已諾不分”。 諾“诺”的繁体字。 上一条: 诺 下一条: 掿 诺諾{}四5178代你。吴语。浙江绍兴。周柏春等《七十二家房客》:「~勒亨念索些?」   諾應辭也。《詩經·魯頌·閟宫》:“莫不率從,莫敢不諾。”鄭玄箋: “諾,應辭也。” 諾nuoD65A “诺”的繁体。 諾nuoN103 “诺”的繁体。 〖諾〗 粵 nok6〔膩岳切〕普 nuò ❶ 擬聲詞,表示答應,相當於「嗯」、「好的」等,有成語「唯唯〜〜」。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莊:指項莊。沛公:指劉邦。) ❷ 許諾,應許。宋濂《杜環小傳》:「重然〜,好周人急。」(周:周濟,救濟。)
諾诺, 甲骨文; 金文; 篆nuò[言(説,意符)+若(順從,聲意符)→諾(《説文》:“諾,應也。從言,若聲。”諾,答應,允許〈諾言、許諾〉,順從〈唯唯諾諾〉。)] 《論語·顔淵》:“子路無宿諾。”(子路平日對人的諾言,總是當日實踐,不肯隔夜再做。) 諾 ☚ 許 讎 ☛ 000006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