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詹天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詹天佑1861—1919

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广东南海(今广州)人。
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专家。曾主持修建京张铁路,1909年完成通车,成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后曾任中华工程师会第一任会长,汉粤川铁路督办等职。著有《京张铁路工程纪要》、《京张铁路标准图》、《华英工学字汇》等。
字:眷诚
西名:天佑·杰姆

詹天佑1861—1919

詹天佑


著名工程师、科学家。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广东南海。同治十一年(1872年)以幼童选为官费留美,为中国所派的第一批留学生。1875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路建筑设计。光绪七年(1881年)五月得学士学位。同年回国,往福州船政局水师学堂学海船驾驶。后任教于福州船政局、广东博学馆、广东海图水陆师学堂。1884年曾参加马尾海战。1888年入中国铁路公司,成为我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1905年,以总工程师负责主持修建京(北京)张(张家口)铁路,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他采用新工程技术,依靠自己力量,迎着帝国主义分子“白日做梦”的嘲笑,于宣统元年(1909年)提前两年完成工程,解决了青龙桥上下坡的难题,并培养了我国第一批铁路工程师。之后,出任川汉铁路总工程师兼会办、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理兼总工程师、商办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督办等。1913年被公举为中华工程学会会长。1919年1月,被任为协约国监管远东铁路会议代表兼该会技术部中国代表。曾发明“詹天佑钩”,使火车车厢挂钩省时省力。同年4月24日因病在汉口逝世,遗嘱中不忘祖国的现代化事业。为怀念其卓越贡献,在北京远郊之青龙桥建有詹天佑像,其墓也于1982年由北京郊区迁至青龙桥。著有《京张工程纪略》。

詹天佑

詹天佑
詹天佑的故事
詹天佑
詹天佑的故事
詹天佑与中国铁路
徵 庸
章仲子
徐 盈等
包 标
徐启恒 李希泌
文通书局1948年8月版
商务印书馆1950年8月版303页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54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1月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12月版92页、
1979年重版
詹天佑和茅以升
詹天佑
任东流 陆加
北京市第一○一中
浙江人民出版社1958年7月版
中华书局1959年3月版39页
詹天佑先生年谱
詹天佑与中国铁路
凌鸿勋
凌鸿勋 高宗鲁
(台湾)中国工程师学会1961年版104页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
4月版285页
詹天佑的故事
詹天佑小传
纪念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左长春
余仰之
唐永权 李家鹏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1月版52页
*公论报1950年11月4日
光明日报1956年4月23日,新华半月刊
1956年10期
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解放日报1956年4月24日
我国早期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茅以升光明日报1959年4月25日,建筑学报
1961年5期
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人民日报1961年4月27日,新华月报
1961年5期
纪念詹天佑先生诞生一百周年李四光光明日报1961年4月27日,建筑学报
1961年5期
自动车钩是不是詹天佑发明的?金士宣北京日报1962年7月19日,人民铁道
1979年3月18日
传说与事实——从自动车钩是不是詹天佑发明
的谈起
黎先耀北京日报1962年7月19日
詹天佑与詹氏挂钩
“中国人的光荣”——介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
天佑
黄 昏
许坚红
*中央日报1970年2月20日
南方日报1978年9月22日
中国人的光荣——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人民铁道1979年4月22日
我国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金士宣人民铁道1979年6月31日,新华月报
1979年7期
詹天佑与潮汕铁路
“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詹天佑修建
京张铁路
历 明等南方日报1981年3月15日
工人日报1981年4月21日
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詹天佑在哈尔滨
金士宣在迁墓仪式上的讲话——介绍詹天佑先
生的生平
闻一边
郑长椿
江西日报1981年4月26日
哈尔滨日报1981年9月13日
人民铁道1982年5月21日
詹天佑的爱国精神
勇击法国军舰的詹天佑
“中国人的光荣”——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我的祖父詹天佑——访土木工程师詹同济
詹天佑传
詹同济
潮安一中历史组
周昭京
黄一丁
杨 铨
人民铁道1982年6月2日
南方日报1983年12月4日
文汇报1983年12月9日
北京晚报1984年5月16日
科学1929年4卷10期,杨杏佛文存第
179页
詹天佑徐 盈等新观察1956年4—5期

我国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先生小传
纪念詹天佑先生逝世四十周年
铁路专家詹天佑先生
铁路伟人——詹天佑
对凌著《詹天佑年谱》的几点商權
詹天佑先生曾否参加马江战役问题之商權
詹天佑与第一批留美学生
詹天佑先生的顾问官和洋进士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詹天佑先生年谱》编后
百年来中国铁路一明星——詹天佑
詹天佑的伟绩
詹天佑与中国铁路
饮誉中外的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91)
陈天明
李四光
凌鸿勋
陈恒甫
包遵彭
凌鸿勋
凌鸿勋
许师慎
曹念明
凌鸿勋
凌鸿勋
李雍民
关绿茵
陈 彰
林汉楼
*科学教育1959年5卷7期
科学通报1959年9期
*畅流1960年21卷1期
*畅流1960年22卷9期
*新时代1961年1卷7期
*新时代1961年1卷9期
*自由谈1961年12卷2期
*畅流1961年23卷4期
知识就是力量1961年5期
*中国一周1961年560期
*传记文字1964年4卷4期
*古今谈1966年19期
*畅流1967年35卷8期
*畅流1969年39卷8期
*传记文字1974年24卷1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1册第227页
关于詹天佑的三个问题凌鸿勋*传记文字1974年25卷6期,*广东文献
1975年5卷2期
詹天佑的才艺与功绩 *海外文摘1974年274期
中国铁路前辈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91)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尽瘁于祖国铁路事业的一生——介绍詹天佑的
部分文物和事迹
蔡学忠
周世德
张季春
绪 扬
*科学月刊1976年7卷12期
革命接班人1978年2期
*察哈尔省文献1978年3期
革命文物1979年5期
回忆我的父亲詹天佑
詹天佑对我国近代科学技术有什么贡献
铁路巨人詹天佑
中国铁路先进詹天佑
马尾海战中的勇士——詹天佑
我国最早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在美国发现的詹天佑文物
詹文耀
宋 心
杨力行
罗逸诚
潘君祥
洪 流
高 岩
科学时代1980年1期
中学历史1980年3期
*畅流1980年61卷10期
*畅流1981年63卷5期
人物1982年2期
争鸣1982年4期
铁道知识1983年1期,新华文摘1983年
3期
江西古今历史人物辑录之二:詹天佑
(1861—1991)
尹湘豪 王咨臣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2期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詹天佑是国人自筑铁路的先导
詹天佑与中国铁路(上、中、下)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詹天佑与福建水师
平绥铁路的创修者詹天佑
詹天佑
张 敏
吴相湘
刁抱石
吕世微
黄梦平 李世伟
燕 华
黄广廓
学习与研究(北京)1983年3期
*传记文字1983年43卷5期
*畅流1983年67卷8-11期
历史教学1984年1期
历史知识1985年6期
人物杂志三年选集第96页
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部分)第
178页
詹天佑李希泌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7辑第
53页,民国人物传第4卷第327页
詹天佑(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名人传记
辞典第1分册第8册
詹天佑(1861—1991)
詹天佑(1861—1991)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91)
詹天佑
“全世界眼睛都在望着我们”——中国第一位杰出
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贾逸君
冯先霈
辛安亭
张敏孝
陈贵宗
翟厚良
中华民国名人传(下册)实业第10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第627页
中国历史人物第350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452页
中国近代爱国人物小传第292页
中国近代爱国者百人传第462页

“中国人的光荣”——爱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
詹天佑传
詹天佑
詹天佑
詹天佑
凤 麟
庄 葳等
唐祖培
谭慧生
赵家缙 张声智
邵镜人
中国近代爱国者的故事第392页
古今中外三百名人第268页
*民国名人小传第159页
*民国伟人传记第118页
名人传记第81页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十五辑(总
950)·同光风云录影印本第189页
詹天佑
詹天佑史料拾遗
詹天佑(1861—1919)
为国争光的工程师詹天佑
中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
詹天佑碑(1861—1919)
詹天佑(1861—1919)
王永钦
王季桂
方光后
王继平
郭莉芳 周世德
蔡冠洛
宓汝成
徐世昌
华夏英杰百人传第340页
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第113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14册第15页
知识分子与中国历史发展第566页
科学技术发明家小传第167页
清代七百名人传(下)第1736页
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一卷)第388页
碑传集补(集末)
新安人物志第158页

詹天佑

詹天佑传
詹天佑日记书信文章选
詹天佑大江南北主持筑路文献资料集
詹天佑生平志:詹天佑与中国铁路及工程建设
詹天佑研究文集:纪念詹天佑诞辰135周年
詹天佑
詹天佑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罗星塔战役中的詹天佑
居庸叠翠忆詹翁
纪念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纪念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詹天佑和他在甲申海战中的几点史实
中国近代工程技术界的一代宗师詹天佑
茅家琦 高宗鲁
詹同济编译
詹同济编
詹同济等编
王成廉等
徐子方
光启
茅以升
余宣
张彭令
唐永权等
孔白
詹同济
宓汝成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06页
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172页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70页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30页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版199页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179页
人民日报1961年4月23日
北京日报1961年4月28日
新民晚报1963年12月14日
人民政协报1986年8月5日
新华半月刊1956年总84期
科学画报1961年5期
福建史志1987年1期
中国科技史料1996年3期
中国近代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逝世70周年
和京张路通车8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
李方诗等主编中国人物年鉴(1990)第406页
20世纪中国著名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1861—
1919)
李维民主编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3页
詹天佑传
爱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
杨铨
李希泌
杨勇刚
民国人物碑传集第576页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4卷第609页
近代中国科学家第200页

詹天佑1861——1919

字眷城,廣東南海人,原籍安徽婺源 (今屬江西),1861年 (清咸豐十一年) 生。7歲入塾。11歲在香港考取出洋留學生技術門。1873年入美國威士哈吩小學,繼入努哈吩中學讀書。1878年考入耶魯大學工程學系,學習土木工程和鐵路專業。1881年畢業回國後,任福州船政局水師學堂海船駕駛技術教習。次年12月,調揚武艦任駕駛官。1884年8月,參加中法戰争,後調任福州船政局學堂教習,不久又被張之洞調任廣東博學館和水陸師學堂外文教習,兼任測繪海圖工作。1888年任中國鐵路公司工程師,負責修築由塘沽到天津的鐵路。1894年被選爲工程研究會會員。1895年4月,任京張鐵路總工程師兼會辦,並特授工科進士。1902年秋,任新易鐵路總工程師。1905年至1909年,以總工程師主持修建京張鐵路。1910年任張綏鐵路總辦兼總工程師。又任滬寧、洛潼等路工程顧問,粤漢路總理兼總工程師,川漢路總工程師等職。1912年5月,任粤漢川鐵路會辦兼總工程師,並被推爲在廣州成立之中華工程師會長。1913年任北京政府交通部技監。1914年任粤漢川鐵路督辦。1916年美國耶魯大學授以榮譽碩士學位,香港大學授予榮譽法學博士。1917年兼任鐵路技術委員會委員長。1919年1月,北京政府任命爲協約國組成之監管西伯利亞鐵路及中東鐵路特别委員會技術部中國代表; 同年4月24日在漢口逝世。年58歲。著有《鐵路名詞表》、《華英工學字匯》、《京張鐵路工程紀要》等。

詹天佑1861—1919

我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字眷诚。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1861年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县。十二岁考入留美幼童预备班。1881年于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专修科毕业,回国后先在福州船政局任驾驶官,后从事铁路修建工作。他主持勘测设计和修建了新易、京张、汉粤川等多条铁路,为铁路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科技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在:(一)献身铁路,为国争光。他以“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因而“昼则手胼足胝,夜则绘图计工,困苦经营。”(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第1—2页,中华工程师学会1915年版)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时,率领一万多员工奋力拼搏,精密规划,做到“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比预算节约28万多两银子,提前两年建成,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二)对技术精益求精。他主张“从事业以求精理,温故业而启新知。凡外国有新理新器之发生,务研究其原因,而从事仿效,加以种种之试验,作成种种之模型,虽失败于前,必改良于后,殚精竭虑,终有贯通之一日,又何难于发明哉。”在铁路施工中,他要求所有工程人员,“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之于工程人员之口。”(引自《詹天佑和中国铁路》第4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三)崇尚道德而高人格。他说:“道德者人之基础也。学术虽精,道德不足,犹诸筑屋于流沙之上”;“我工学家以实学为根本,切忌浸染于狂流。……勿屈己以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壁束身,以为范则。不因权利而操同室之戈,不以小忿而萌倾轧之念。视公事如家事,以己心谅人心。皆我青年工学家所必守之道德也。”(《交通类编》第20页,交通丛报社1918年编辑出版) (四)勤奋谦虚,勇于创新。认为“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力祛骄矜,以勤慎为方针,务求深造”,“若夫浮躁狂妄者流,未有不败者。”(同上,第20—21页)在八达岭困难地段,他创造性地使用“双机牵制”,设计了千分之三十三的最陡坡度和之字形线路,使隧道长度比英国人设计减少三分之二;他设置竖井,双向掘进,增加了工作面,减少了时间。

詹天佑

京剧新编历史剧目。刘颖华编剧,沈阳京剧院首演于沈阳。主要内容:清末,修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不受外国垄断势力的收买、利诱,也不惧西太后与权贵们的阻挠。在开工后,铁路修至居庸关地段时,克服了设计中的种种困难,创造了距离掘井开凿法,又在工人拔河的启示下,发明了火车自动挂钩,终使我国自建铁路胜利通车。

詹天佑

中国铁路工程师。1861年4月26日生于广东省南海(今佛山市南海区),1919年4月24日卒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区。1872年第1批幼童出洋赴美留学。1878年入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884年参加了中法马尾海战。1888年参与修建津沽铁路,任工程师。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雪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后立即回国,曾修筑炮台,绘制了中国第1幅海图——广东沿海图,修建或主持修建京奉、京张等多条铁路,尤其以修建京张铁路著称于世。1904年出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1905年10月2日动工,1909年7月4日全线贯通,比计划提前两个多月,节约白银356000两。在居庸关到八达岭的22km险段内毅然选用33‰的最大坡度和“之”字形线的方案,解决了越岭关键。坚持采用标准轨距,建议使用自动车钩,主持制定了铁路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任中华工程师会第1任会长。1909年被选为美国工程师学会会员,1914年督办粤汉铁路。1922年在八达岭下的青龙桥车站建有铜像。

詹天佑

082 詹天佑1861—1919

清末民初铁路工程师。字眷诚,广东南海人。1872年考取清政府第一批幼童预备班赴美,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归国后被派往福州船政局后学堂,学习海军驾驶。毕业后留校任教。1884年任广东博学馆教师,曾修建炮台,并绘制中国第一幅海图——广东沿海图。1888年起任中国铁道公司工程师,参加唐山—天津间铁路建设,负责指挥塘沽—天津间铺路工程。后又在铁路向东西延伸建设时,建成了外国工程师屡遭失败的滦河大铁桥。还先后参加过京奉铁路、江苏铁路、京张铁路、张绥铁路、津浦铁路、洛潼铁路、川汉铁路、粤汉铁路和粤川铁路等建设。历任工程师、总工程师、督办和交通部技监等职。特别是1905—1909年间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在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压力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下,以有限的经费、高超的技术,按照使用复式0—6—6—0型大功率机车,33.33‰的线路最大坡度和“之”字线展线的配合设计,越过了险峻的八达岭。这段铁路成为中国自建山区铁路的先驱和典范,闻名于世。他建议在全国推广使用自动车钩,坚持采用标准轨距,主持制订了铁路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为中国早期铁路建设统一技术标准打下了基础。詹天佑参加或主持建设的铁路,已成为中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詹天佑于1912年创办了中华工程师学会,并被选为首任会长。他还编著了中国第一部《华英工学字汇》和 《京张铁路工程记略》等。

☚ 华蘅芳   周今觉 ☛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ZhanTianyou

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县(今属江西),出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同治十一年),随中国第一批幼童飘海赴美留学。1878年(光绪四年)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考取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道工程学。1881年又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学士学位回国。然而当时的中国,由于封建顽固派极力反对修造铁路,以致英雄无用武之地,被迫改学驾驶海船,耽误了七八年。1887年,“中国铁路公司”在天津成立。第二年,经留美同学邝孙谋推荐,才得以干他精通的铁路工程工作,成为中国第一名铁路工程师。开始负责修筑塘沽到天津的铁路,仅用80天就完成铺轨工程。后又参加修筑天津至山海关的铁路,需要在滦河修一座铁桥,面对英、日、德工程人员建造这座铁桥相继失败,毅然挺身承担造桥任务,最后出色地完成了全部工程。最大贡献,在于他成功地修建了京张铁路。1905年,担任京(北京)张(张家口)铁路总工程师。这条路穿山越岭,全长200多公里,工程之艰巨为他处所未有。他亲自勘测,选定路线。在北京青龙桥东沟,采用人字形轨道,用两台大马力机车调头互相推挽的办法,解决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又与工人一起,采取各种措施,解决隧道工程中渗水、塌方等困难。京张铁路于1909年完成,比原计划提前两年,总费用只有外国承包商索价的五分之一。后受聘川汉、粤汉铁路会办或总理兼总工程师。辛亥革命后,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督办等,克服种种困难,修建了从武昌至长沙365公里的铁路。晚年编写出版《京张铁路工程纪要》、《京张铁路标准图》等工程技术书籍,以及《华英工程词汇》这部我国最早的土木工程辞典。1919年逝世。中华工程师学会为该会第一任会长詹天佑在青龙桥车站建了一座全身铜像,永远纪念这位杰出的爱国的铁路工程师。

☚ 华蘅芳   冯如 ☛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

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县(今属江西),出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同治十一年),随中国第一批幼童飘海赴美留学。1878年(光绪四年)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考取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道工程学。1881年又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学士学位回国。1887年,中国铁路公司在天津成立后,负责修筑塘沽到天津的铁路,仅用80天就完成铺轨工程。后又参加修筑天津至山海关的铁路,需要在滦河修一座桥,面对英、日、德工程人员建造这座铁桥相继失败,毅然挺身承担造桥任务,最后出色地完成了全部工程。1905年,担任京(北京)张(张家口)铁路总工程师。这条路穿山越岭,全长二百多公里,工程之艰巨为他处所未有。他亲自勘测,选定路线。在北京青龙桥东沟,采用人字形轨道,用两台大马力机车调头互相推挽的办法,解决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又与工人一起,采取各种措施,解决隧道工程中渗水、塌方等困难。京张铁路于1909年完成,比原计划提前两年,总费用只有外国承包商索价的五分之一。后受聘川汉、粤汉铁路会办或总理兼总工程师。辛亥革命后,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督办等,克服种种困难,修建了从武昌至长沙的铁路。晚年编写出版《京张铁路工程纪要》、《京张铁路标准图》等工程技术书籍,以及《华英工程词汇》这部我国最早的土木工程辞典。1919年逝世。

☚ 谢清高   洛阳伽蓝记 ☛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Zhan tianyou

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字眷城,原籍安徽婺源县(今属江西省)。1861年4月26日(清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七日)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随容闳赴美留学,为我国首批幼童留学生之一。1878年考取耶鲁大学,修土木工程。曾任教于福州船政局、广东博学馆、广东海图水陆师学堂,又先后充任潮汕铁路等工程师。1892年因用气压沉箱法打桥桩成功,崭露头角。1894年被英国工程师研究会吸收为会员。1905—1909年间,以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京(北京)张(张家口)铁路,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他亲自勘探路线,采用新的工程技术,缩短工期两年。节约经费28万两,并培养出我国第一批铁路工程师。1910年被聘为粤汉铁路总理兼总工程师。辛亥革命后,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督办。1913年被举为中华工程师学会第一任会长。1919年1月被任为协约国监管远东铁路会议代表兼该会技术部之中国代表。1919年4月24日病逝于汉口。著有《京张铁路工程纪要》、《京张铁路标准图》、《华英工程词汇》等。

☚ 袁世凯   黎元洪 ☛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Zhantianyou

我国第一个铁路工程专家。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字眷诚。1872年(同治十一年)以幼童首批留美,1881年(光绪七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本工程系,回国后,派入福州水师学堂学习驾驶,1882年任“扬威号”驾驶官,参加马尾海战,1884年10月任广东博学馆(1886年改为水陆师学堂)外文教习,1888年任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师,1892年主持修筑了津榆铁路的滦河大桥,1894年被英国工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1905年至1908年(宣统元年)以总工程师身份主持修建京(北京)张(张家口)铁路,比原定时间节时省费,培养了一批铁路建筑管理人才,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1912年任川粤汉铁路督办,被推举为中华工程师会会长,1919年,他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协约国会议,力争中国铁路的权益。终因劳累过度,1919年4月24日在汉口病逝。著有《京张工程纪略》等书。

☚ 康有为   齐白石 ☛

詹天佑

见“交通”中的“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

中国铁路工程专家。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广东南海。1872年赴美国留学。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今京包线至张家口段)。后就任粤汉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1913年被任命为中华民国政府交通部技监。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Zhan Tianyou

中国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字春诚。生于广东省南海县,卒于湖北省武汉市。原籍安徽省婺源县(今属江西省)。曾祖父因经商南下定居广州,其父再迁居南海县。6岁至10岁在私塾读书,1872年由清政府选派赴美留学,1878年入耶鲁大学雪菲理学院,主修土木工程,1881年获哲学学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在福州船政局和广东博物馆任职。1887年任唐胥铁路工程师。1890~1894年参与关内外铁路的修建,在国内首次使用气压沉箱法修筑滦河大桥桥墩,受到国内外工程界的好评。1894年当选为英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为中国的第一人。1903年受命修筑为慈禧太后祭陵的长约45km的西陵支线,仅四个月即完工,这是中国工程师自建铁路的创举。1904年清政府拟修北京至张家口铁路,当时英俄争相承建,后清廷决定由詹天佑主持建造。该路因山高沟深,地形复杂,隧道甚多,工程极为艰巨。但詹天佑巧妙地采用33.3‰的大坡度和人字形线路折返通过八达岭垭口,使八达岭隧道由原定1800m缩短为1091m,解决了最关键的越岭问题。使京张铁路能在1909年9月19日提前两年(原定六年)完工,节省工程费28万余两白银。詹天佑在担任交通部技监及铁路技术委员会会长期间,开始订立中国铁路工程法规,同时首创中华工程师会,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并编著《京张铁路工程纪略》和《新编华英工学字汇》两书,对中国早期工程技术力量的培育起了奠基作用。1919年初詹天佑代表中国前往海参崴参加协约国西伯利亚铁路监管会,因染上痢疾,回国医治无效逝世。

☚ 铁路教育   凌鸿勋 ☛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

字誊诚,原籍安徽婺源县(今属江西)人,生于广东南海县(今三水市)。1872年,年仅11岁即作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1876年考入美国纽海文中学,两年后入耶鲁大学雪菲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学习。1881年获学士学位回国。旋被派往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毕业后回船厂任教习。1884年调广东博学馆任英文教习。1888—1903年任铁路工程师。此间主持塘沽到天津铁路的铺轨工程;建成滦河大桥;负责(天)津卢(沟桥)铁路修筑工程;办理关外铁路“接收”事宜,出任总工程师,筑成西陵铁路。1905年清政府成立京张(家口)铁路局,任会办兼总工程师,独立主持修建京张铁路。1909年全线通车,比原计划提前2年完成,节省白银28万余两,不仅为我国工程界赢得荣誉,也令世界刮目相看。此后历任张绥铁路、川汉铁路总工程师、河南铁路公司顾问工程师、粤汉铁路粤路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粤汉铁路会办、汉粤川铁路会办和督办交通部铁路技术委员会会长。此间主持修筑汉粤川铁路,使其成为贯穿祖国西部、中部和南部的大动脉。1919年2月,为维护国家主权,赴海参崴参加协约国监管委员会会议,为中国力争西伯利亚铁路和远东铁路管理权。终因积劳成疾,4月24日逝世。他作为中国第一人先后被接纳为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和美国工程师学会会员。1909年清廷授予其“工科进士”第一名。1916年其母校耶鲁大学授予其荣誉硕士学位、香港大学授予其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 李经羲   陆建章 ☛
詹天佑

詹天佑

詹天佑 (1861—1919),中国铁路工程专家。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 (今属江西),生于广东省南海。12岁考入留美幼童预备班。1881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专修科。回国后任福州船政局驾驶官。1888年,被聘为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师。
詹天佑一生参加修建的铁路工程有:津沽路、滦河大桥、萍醴路、新易路、浦津路、洛潼路、粤汉路等。曾主持修建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从北京到张家口一线,大部分是崇山峻岭,尤其居庸关、八达岭一段,尽是悬崖峭壁,在这里修建铁路,洋人认为不可能。詹天佑怀着为中国人民争口气的雄心壮志,决然承担起这项艰巨任务。为早日修成这条铁路,詹天佑多方收集资料,亲自勘测地形,画图设计,和助手一起研究施工方案。为克服地形和展线困难,詹天佑因地制宜,运用人字形线路,减少了工程数量。在开凿隧道工程中,利用 “竖进施工法”,缩短工期。詹天佑经常亲临现场指挥,与工人并肩战斗,使长达1091米、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隧道,用8个月时间胜利打通。1909年,全长200多公里,原计划6年完成的京张铁路,在詹天佑和全体工人努力下,仅用4年就修建成功,并结余大量工程费用。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通过修建京张铁路培养出中国第一批铁路工程师,为以后修筑铁路打下基础。

☚ 门捷列夫   摩尔根 ☛
詹天佑

詹天佑

詹天佑 (1861—1919),中国铁路工程专家,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 (今属江西),生于广东省南海。12岁考入留美幼童预备班。1881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专修科。回国后任福州船政局驾驶官。1888年,被聘为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师。
詹天佑一生参加修建的铁路工程有:津沽路、滦河大桥、萍醴路、新易路、浦津路、洛潼路、粤汉路等。曾主持修建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从北京到张家口一线,大部分是崇山峻岭,尤其居庸关、八达岭一段,尽是悬崖峭壁,在这里修建铁路,洋人认为不可能。詹天佑怀着为中国人民争口气的雄心壮志,决然承担起这项艰巨任务。为早日修成这条铁路,詹天佑多方收集资料,亲自勘测地形,画图设计,和助手一起研究施工方案。为克服地形和展线困难,詹天佑因地制宜,运用 “人”字形线路,减少了工程数量。在开凿隧道工程中,利用 “竖进施工法”,缩短工期。詹天佑经常亲临现场指挥,与工人并肩战斗,使长达1091米、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隧道,用8个月时间胜利打通。1909年,全长200多公里、原计划6年完成的京张铁路,在詹天佑和全体工人努力下,仅用4年就修建成功,并结余大量工程费用,成为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通过修建京张铁路培养出中国第一批铁路工程师,为以后修筑铁路打下基础。

☚ 普朗克   摩尔根 ☛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

字眷诚。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同治十一年(1872)留学美国, 光绪七年(1881)毕业于耶鲁大学。曾任教于福州船政局、广东博学馆、广东海图水陆师学堂, 充潮汕铁路工程师。1905年至1909年,作为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北京)张(张家口)铁路,采用新工程技术,减少了工程数量,缩短了工期,并培养出中国第一批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后任汉粤川铁路督办。著有《京张工程纪略》及图。

☚ 聂缉椝   薛南溟 ☛

詹天佑1861—1919

近代著名工程师。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生于广东南海。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考取幼童出洋预备班,官费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路工程。1881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回国后,派任福州船政局水师学堂习海船驾驶技术。1884年8月参加中法战争,在马尾海战中抗击法军。后被两广总督张之洞调任广东博学馆和水陆师学堂外文教习。1888年被派到中国铁路公司,负责修筑由塘沽到天津的铁路。1894年被英国工程研究会聘为会员。1905年4月,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兼会办。当时帝国主义者不相信中国自己能修成这条铁路,说什么能修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诞生”。他发奋图强,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青龙桥坡道的难题,使这条铁路在1909年9月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两年。接着又担任川汉铁路总工程师兼会办、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理兼总工程师、商办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督办等职。1913年被举为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1919年1月,任协约国临管远东铁路会议代表兼该会技术部之中国代表。4月24日在汉口逝世。

詹天佑1861—1919

近代铁路工程家。原籍江西婺源,字眷诚,广东南海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作为第一批留美幼童的一员,赴美留学,考入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路工程。光绪七年(1881)毕业归国。先后任教于福州船政局、广州博学馆、广东水陆师学堂。十四年在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参加修建京榆铁路。以后相继任山海关外铁路、萍(乡)醴(陵)铁路、新易铁路(从高碑店至西陵)工程师。三十一年被派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兼会办。后升任总办。在打通隧道,爬坡线路的修建和列车持钩等方面创造性地进行设计,采用最新工程技术,减少了工程数量,缩短了工期,并培养了我国第一批铁路工程师。宣统元年(1909),京张铁路通车,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后任粤汉铁路督办。1912年在汉口成立“中华工程师会”,任会长。著有《京张铁路工程纪要》等。(参考图64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