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自若 谈笑自若(言笑自若)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有说有笑,不改常态。自若:自然,不改常态。 ☚ 泰然处之 腆然面目 ☛ 镇定 镇定镇静 冷静镇定:淡定 遇事沉着镇定:若无其事 如无其事 遇事冷静,不慌不乱:镇定自若 镇定自如 神情自然,表现镇定:神态自若 神态自得 意色自若 意色自如 神情自若 神色自若 神色自如 有胆识,遇事镇定:临事不惧 端庄镇定:凝寂 安详镇定:笃定 从容镇定:了无遽容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从容自若 镇定安然:泰然 神态镇定自然:自如 不管发生什么变故,仍旧我行我素:稳坐钓鱼船 稳坐钓鱼台 在紧急关头或非常情况下从容镇定,毫不慌乱:泰然自若 夷然自若 心神安宁,泰然自若:心安神泰 对待困难或危险情况等镇定自若:处之泰然 处之坦然 处之沛然 处之岿然 处之恬然 处之晏然 处之夷然 处之绰然 处之恬然 处之恬如 处之裕如 处之泊如 泰然处之 泰然居之 怡然处之 居之泰然 居之坦然 居之恬然 恬然处之 坦然处之 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定:晏然自若 行为动作不失常态,十分镇定:举止自若 在紧急情况下谈笑如常,十分镇定:言笑自若 言笑自如 谈笑自然 谈笑自若 谈笑自如 无拘无束,谈笑自如:挥霍谈笑 从容不迫,非常镇定:稳堰堰 不慌不忙 逍逍停停 (遇事沉着,不慌乱:镇定) ☚ 沉着 安详 ☛ 言笑自若yán xiào zì ruò谈笑自如。形容谈笑无拘无束,悠然自得。“自若”,不受拘束。《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日:‘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言笑自若却说关羽领兵攻打曹操的樊城,不小心右臂被流矢所伤,归寨拔出臂箭,原来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众将慌忙请关羽班师回荆州疗伤。关羽怒道:“我军势如破竹,攻取樊城就在目前;只要夺取了樊城,即可长驱直入许昌,剿灭曹贼。怎么可以因为我的一点小事而贻误国家的大事呢!” 众将默然而退,只得四处寻访名医。 一日,关羽坐在大帐之中,臂痛异常,又不能声张,怕扰乱了军心,无法排遣,便与马良下棋。忽闻名医华佗前来,即请进帐内,脱下衣袍,伸臂让华佗看视。 华佗说:“此乃毒箭所伤,已经侵蚀到骨头,如不早治,恐怕右臂要保不住。” “先生拟用什么方法医治呢?”关羽问。 “我自有医治之法,只怕君侯惧怕。” 关羽朗声笑道:“我视死如归,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那好。要在安静的地方竖一根大柱,上面钉一只大铁环。请君侯将右臂伸入环中,用布带子系牢,再用棉被裹住君侯的头。我用尖刀割开皮肉,刮去骨上的箭毒,再敷上药,用线缝起来,方可无事。”华佗正色道。 关羽淡淡一笑,说:“这个容易,哪里用得着环柱呢?”当即命令设酒席相待。 关羽饮过几杯酒,继续与马良下棋,坦然地伸出了右臂。 华佗握尖刀在手,命一小校捧一个大盆凑在关羽臂下接血,一面叮嘱关羽:“君侯,我要动手了,请勿惊怕。” “任凭先生医治。我岂能与凡夫俗子相提并论而怕疼呢!” 于是,华佗下刀,割开关羽右臂的皮肉,直到露出骨头。骨头已经呈青紫色。华佗用力刮骨,发出“悉悉悉”的声音。帐上帐下凡是看到这种情形的人都惊恐得面无人色,关羽却饮酒下棋,言笑自若,全无痛苦的样子。 没多久,血流满盆。华佗刮尽骨头上的毒,敷上药,用线缝合伤口。 关羽大笑着站起来,转动右臂,对众将说:“此臂伸展自如,像没有受过伤一样,先生真神医也!” 华佗一翘大拇指说:“我行医一生,从未见过这样吃硬的人!君侯真是天神呀!” 后来,“言笑自若”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神态自然,和平常一样。 言笑自若yán xiào zì ruò谈笑依旧,镇定自如。形容身处困境时仍十分镇定。 〔例〕在情势危急之时,他依然能~,表现出了大将的风度。 【提示】多作谓语。也作“谈笑自若”。 言笑自若yánxiào-zìruò同“谈笑自若”。 言笑自若yán xiào zì ruò说说笑笑,和平常一样自然。自若: 自在镇定如常。也作“言笑自如”。 言笑自若yan xiao zi ruo自若:自如,与平常没两样。说话神色与平时没什么不同。多指身处困境或情势不利时仍然十分镇定。 【近】谈笑自若谈笑风生 【反】大惊失色骤然变色 言笑自若yánxiào-zìruò〔主谓〕 谈笑和平时一样自然。《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饮酒,~。” △ 多用于描写人的神态。 【近义】行若无事 晏然自若 〖反义〗张皇失措。 也作“言笑自如”。 言笑自若yán xiào zì ruò若:如常。形容神态自然,与平常一样。也形容在非常情况下神情自然的样子。《三国志·关羽传》:“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也作“言笑自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