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钱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钱粮 钱粮原指古代所征赋税。唐代起因朝廷所征田赋等,以钱米并缴,故称。唐以后各代,缴钱都改成了缴银,但“钱粮”之名不变。如《宋史·食货志上》:“又改命(赵)不弃总领四川宣抚司钱粮。”然而有时钱粮也指朝廷拨下来用于采物办事的款项,如《金瓶梅》中,朝廷每年要用“三万香蜡等料,钱粮下来该一万两银子” (第三十八回)。李智、黄四揽下后,采办了香蜡,每往东平府去“关银子”(领取银两),这也叫作“做钱粮”。 ☚ 赃罚银子 私债 ☛ 钱粮前量qián liǎnɡ迷信的人谓给神仙、鬼神、祖宗所烧、献的香表、纸钱、蜡烛等及供品谓钱粮。其取意也只能是象征性而已。例:给爷(神)点~(蜡烛)送香火(香、黄表之类)。 钱粮qiánliáng本指赋税。 ![]() ![]() ![]() ![]() ![]() 钱粮qián liang❶千斤闸。参见[下钱粮]。 钱粮qián liáng❶银钱和粮食,指款项:且(薛蟠)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采办杂料。(四·88)秦氏道,“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十三·270) 钱粮qián·liang给神鬼烧的纸钱、纸锭等物:正说着,吉时已到,请宝玉出去焚化~散福,功课完毕,方进城回家。(八十·2002) 钱 钱钱(钱文;零~;月~;余~;短~;~可通神) 钿 银锾 蚨(青蚨)缗(缗繈) 青奴 孔方(孔方兄)孔兄 方兄 家兄 邓通 铜山 王者 阿堵(阿堵物) 钞票 另见:货币 费用 用钱 消费 ☚ 钱 积存的钱 ☛ 工资 工资薪(薪水;薪资;薪俸;薪金;薪津;薪给;薪工;工薪;加~) 饷(关~) 工金 工价 辛赀 钱粮 日食钱 另见:收入 报酬 ☚ 工资 俸禄 ☛ 旧时的一种税名 旧时的一种税名捐(捐税;租~;国~;杂~;苛~) 籍 ☚ 税种 赋税 ☛ 钱粮moneygrain land tax中国旧时田赋的通称。因中国田赋自唐行两税法改钱米并征,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虽收纳粮谷,或折征银钱,但是民间习俗把银钱与粮谷两者简称之“钱粮”作为泛指田赋之名,一直沿用未变。 钱粮 钱粮田赋所征银钱和食粮的合称。唐行两税法后, 宋、元、明、清各代征收田赋, 或米谷, 或银钱。因此, 称田赋为钱粮或钱谷, 清代将丁银并入田赋, 称为“地丁钱粮”。 ☚ 实估 牛租 ☛ 钱粮 钱粮“田赋”的俗称。自唐行两税法起,对田赋兼收银钱和粮谷,以后历代也变化不大,因此民间习俗将银钱和粮谷合并简称为钱粮,用来泛指田赋。 ☚ 口赋·算赋 税亩 ☛ 钱粮 钱粮唐代以后并征银钱和食粮的田赋的代称。唐代实行两税法以前,田赋一般征收实物,实行两税法以后,租庸调、户税、地税及各项杂征合并,则钱与粮并征。宋代视政府所需,设折变之制,田赋收入中有谷、钱、绢、丝线、绵、茶、菱、蒿、薪、炭、箭、鹅杂、黄铁等,以钱粮为主。元代曾规定田赋输米1/3,余则以钞折纳,以700万锭为定额,一年得羡钞14万锭。明初规定官田亩税5.35升,民田减2升,重租田8.55升,芦田地0.534升,草塌地0.31升,没官田12升。洪武九年 (1376年),令天下税粮以银钞钱绢代输,银1两,钱1000文,钞10贯,皆折输米1石; 规定麦、棉麻布、丝绢等与银钞钱的比例关系。一条鞭法实行以后,计亩征银。摊丁入地以后,地丁二税合并征收,地丁银和税粮并征,合称地丁钱粮。清代,“钱粮”二字也泛指税收。 ☚ 估税 地税 ☛ 钱粮qian liang❶land tax 钱粮〈名〉(1)田地赋税。因田赋可缴纳粮草或以银子代缴,故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