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草书宋赵恒殿试佚事卷
明。纸本。纵20厘米,横8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解缙(洪武二年—永乐十三年,即公元1369—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吉水(今江西省)人。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授中书庶吉士,永乐初任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主持纂修《永乐大典》,很受成祖重视。永乐五年,以“泄禁中语”、“廷试读卷不公”谪广西。永乐八年入京,旋遭构下狱,后在狱中被杀。善诗文,学书得法于怀素、周伯琦,才气横溢,楷、行、草书俱佳,尤以狂草书称著。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云:“解才名噪一时,而书法亦称之,能使赵吴兴失价,百年后寥寥乃尔。然世所多见者狂草,其所以寥寥者,亦坐狂草纵荡无法。正书颇精研,所书小楷《黄庭》,全摹临右军,笔婉丽端雅,虽骨格少逊,要不输詹孟举、陈文东也。”祝允明评其书云:“如盾郎执戟,列侍光明。”解缙在书法上与明初三宋(宋克、宋广、宋璲)并驾齐驱。著有《春风杂述》、《解学士集》、《文毅集》,《明史》卷百四七有传。此卷草书“宋真宗采贾谊置器之说试进士,读至蔡齐赋有安天下意,欢曰:‘此宰相器也。’凡贡士当赐第者,考定必召其高弟数人并见,参择才质。及至齐,衣冠伟然,进对有法,天子以为无能过者。遂以第一赐之。缙绅书。”共计19行80字。前三行写得略显拘谨,自第四行起,渐流畅奔放,运笔矫健劲拔,锋头多变,顿挫圆转,虚实相间,挥洒自如,意趣横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