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解放区音乐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解放区音乐 解放区音乐30年代后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进一步发展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延续下来的群众音乐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政策的指导下,特别是经过1942年的文艺整风运动,在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理论指引下,解放区的音乐工作者努力同广大的工农兵群众结合,使新音乐建设获得很大发展。从抗日战争初期,许多知名的音乐家纷纷来到解放区,1938年在延安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其他各解放区也先后成立了类似的音乐教育机构,陆续培养了一大批音乐干部,使群众音乐运动在专业音乐工作者的支持下,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起来。由于解放区的农村环境和以农民为音乐的主要接受对象,音乐工作者更加重视农民群众喜欢的民间音乐。由于解放区的音乐创作根源于群众生活,并得到了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滋养,创作了繁荣的局面,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如《解放区的天》,陕北说书《刘巧团圆》、《黄河大合歌》、《八路军大合歌》、《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等优秀音乐。 ☚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古典乐派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