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解州关帝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民祀部 > 神廟 > 解州關帝廟
解州關帝廟  xièzhōuguāndìmiào

座落於山西運城解州鎮西門外。始建於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宋大中祥符間重建,金、元、明屢經修葺。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毁于火。十餘年後修復。廟佔地達一百六十五畝,分爲南北兩部分。南爲结義園,由牌坊、君子亭、三義閣、假山等組成。北部爲正廟,分前後兩院:前院主要建築有端門、雉門、午門、御書樓、崇寧殿、鐘鼓樓、崇聖寺、胡公祠及碑亭、鐘亭等;後院有春秋樓、刀樓與印樓。廟規模之大,爲全國關帝廟之冠。參閲乾隆《大清一統志·解州·祠廟》。

解州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

坐落于山西省运城解州镇。关帝是三国时蜀汉大将关羽,因被后人神化,故称之为关帝。关帝庙在各地均有修筑,因关羽的家乡(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距解州仅10公里,故解州关帝庙被称为武庙之祖。占地面积大,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以结义为主,由结义坊、结义亭、群子亭、三义阁等组成。北部是正庙,前殿排列着端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等。两侧配有对称的附属建筑。后宫则有娘娘殿、春秋楼等。主庙著名的建筑是崇宁殿和春秋楼。崇宁殿是奉祀关羽的主殿,为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的遗物。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斗拱密集,额枋雕刻精细。殿四周的回廓上有26根石雕盘龙柱。殿前有宽敞的月台。殿内神龛中是关羽坐像,龛外有木雕云龙金柱,与身着帝王装的关羽相衬,益显出其威猛和坚毅。春秋楼重修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两层三檐歇山顶,五彩琉璃覆盖,高30多米。两层楼均有回廊,檐下的木雕精湛细致,题材以龙凤、人物、花卉为主。楼上塑关羽观《春秋》像一身。此楼即因此而得名。春秋楼设计别致,是关帝庙建筑中的力作。整个关帝庙的布局严谨而和谐,气势恢宏,庙堂和庭院相结合,大殿宏丽壮观。在全国关帝庙中,此庙堪居首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显通寺   悬空寺 ☛
解州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坐落在运城市解州镇西关,背依银湖,面对中条山。解州东南10公里处的常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的原籍,故关帝庙为武庙之祖。
该庙建于589年(隋开皇九年),1014年(宋大中祥符七年)又予重修。1702年(清康熙四十一年)毁于大火,后经10多年才修复。坐北朝南,占地18000平方米,分南北两大部分,北部为正庙,依宫殿式布局,有前后院之分,前院中轴线上排列着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东西两侧有崇圣祠、追风伯祠、胡公祠、木坊、碑亭、钟楼、官库等附属建筑。后院以“气肃千秋”牌坊为屏。
春秋楼为中心,刀楼、印楼分别两翼。南部以结义园为中心,由牌坊、君子亭、三义阁、假山等构成。三义阁内有清乾隆年间镌刻的三义图。园外四周桃林繁茂,大有“桃园三结义”之古趣。
崇宁殿为庙内主要建筑,殿内祀奉关羽。因北宋徽宗封关羽为“崇宁真君”而得名。面宽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式屋顶,殿前月台宽敞,勾栏齐备。檐下额坊雕刻富丽,斗拱密致,殿顶脊全为琉璃瓦覆盖。殿周回廊,有石雕盘龙23根,碑文谓“殿阶石柱,雕龙飞腾,庙貌宏丽,甲于天下”。殿内木雕神龛内塑关羽坐像,神态端庄肃穆。
春秋楼,又名麟经阁,创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870年(清代同治九年)重修。楼内置关羽金身坐像,楼上阁形龛内塑关羽观《春秋》侧身像一尊,左手捋须,右手扶案,神态逼真,楼东西两侧有36级楼梯,二层之上有木制隔扇108面,传说象征历史上山西所辖108县。此楼以关羽一生爱读春秋而得名。该庙建筑布局严谨,轴线分明,前后有廊屋百余间,既像庙院,又像庭院,为全国“关帝庙”中仅有,有“小故宫”之美誉,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单位:盖州市关帝庙管委会 邮编:044000
电话:86-359-2800310

☚ 万荣东岳庙   丁村遗址 ☛
解州关帝庙

060 解州关帝庙

在运城市解州镇,供奉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的庙宇。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为一宫殿式建筑群。总面积1.8万平方米,气势雄伟,居全国武庙之冠。平面布局分南北两部分:南部为结义园,有君子亭、三义阁、桃林等,寓意三结义的桃园风趣。北部为正庙,主体建筑物分布在中轴线上。崇宁殿是奉祀关羽的主殿,殿周回廊有26根石雕盘龙柱,气势夺人,殿中塑帝王装关羽坐像,威严肃穆。

☚ 尧陵和尧庙   永乐宫 ☛
解州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

在山西运城解州镇西门外,为纪念蜀汉关羽而建。相传始建于隋初,重建于宋,以后有毁有建。现存殿宇为清代重修。占地广大,气势雄伟,为全国最大的关帝庙。分南北两部分:南为结义园,内有结义坊、君子亭、结义亭、三分砥柱石、石桥和莲花池等;北为庙的主体建筑部分,以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和春秋楼为中心轴线。崇宁殿为正殿,阔五间、深四进、周有回廊二十四间,螭龙石柱二十六根,围以石雕栏杆。后宫有娘娘殿、刀楼、印楼。园内遍松柏桃槐,奇花异木。

☚ 武侯祠   张飞庙 ☛
解州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关帝即三国时蜀汉大将解州人关羽,汉封寿亭侯。其事迹后来被民间不断神化,元时尊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万历时尊为“关圣帝君”。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修缮扩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遭地震损坏后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遭火灾,经十余年修复而成现状。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分南北两部分。庙内轴线3道,即庙堂、东宫、西宫。庙堂有牌坊七座,殿阁门庑六重,两道围墙环绕,南为结义园,由结义坊、君子亭、假山、莲花池、环廊、三义阁等组成。北部为正庙,前院以崇宁殿为主,沿中轴有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两侧有石坊、木坊、钟鼓楼、崇圣寺、胡公祠、追风伯祠、碑亭、钟亭等。后院即后宫,以“气肃千秋”木坊为屏,以春秋楼为中心,两侧辅以刀楼、印楼。解州关帝庙为宫殿式建筑,是关帝庙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处,被称为全国武庙之祖。庙背依银湖,面对中条山,周围景色清雄。明曹忭《谒解州关庙》诗云:“条山崒嵂钟灵地,江水逶迤宗汉心。……英风宇宙人皆仰,血食乡邦世所钦。”庙内还存有明铸铁人、武士、焚炉、旗杆,以及清顺治十七年(1660)所铸万斤巨钟等珍贵文物。

☚ 盐池   春秋楼 ☛

解州关帝庙

祭祀关羽的庙宇。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西南约20千米的解州镇西关。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重建,毁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地震。修复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又罹火灾,后又经10余年的重修,才恢复到原来的规模。1950年以后经多次修葺,方为现今的建筑群,主要由结义园、庙堂、后宫三部分组成:
结义园 由牌坊、君子亭、三义阁、假山等建筑组成,全是仿当年刘、关、张涿郡桃园三结义时情景所建。
庙堂 中轴线上有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和主体建筑崇宁殿,两侧有木坊、石坊、钟鼓楼、崇圣祠、胡公祠、碑亭和钟亭等建筑。端门两旁有1对蹲式铁狮子,系明万历年间铸造。端门前有3根铁柱交叉组成 “挡众” ,系当年文武官员到此落轿下马的标志。“挡众”前有一道三彩琉璃照壁,塑造出天、地、海三界的神话故事。端门两隅围墙上垛口如城。过端门即到庙前院的3座庙门: 中间为雉门,只有皇帝才能进出此门; 东曰文经门,文职官员由此通过; 西曰武纬门,供甲胄之士行走。雉门两侧有崇圣祠、胡公祠和追风伯祠,祭祀关羽的父母、岳父母及赤兔马。午门面阔5间,进深3间,系石雕回廊围护的厅式建筑,两侧及北隅有三座木构牌坊: 东曰 “精忠贯日” ,西为 “大义参天” 、北是 “山海钟灵” 。御书楼系二层三檐歇山顶建筑。原取其八角形藻井之形致,名 “八封楼” ,后因康熙
手书 “义炳乾坤” 匾额,改称御书楼。御书楼北为崇宁殿,系庙中心主体建筑。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追封关羽为崇宁真君,因而正殿云崇宁殿。现在看到的建筑是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的遗物。殿前有左右碑亭、钟亭对峙,焚炉、铁狮、旗杆、力士及台基上青龙偃月刀等。殿面阔7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式屋顶。殿周围廊有26根石柱,柱上雕刻活灵活现的蟠龙。殿内正中有一神龛,龛内有关羽像,龛前仪仗侍列。龛上悬康熙手书“义炳乾坤”横匾一块,门楣上“万世人极”系清咸丰帝亲书,檐下有乾隆钦定“神勇”2字。
后宫 主体建筑为春秋楼,两翼为刀楼和印楼。春秋楼因楼内塑有关羽坐观《春秋》像而得名。《春秋》一书又称《麟经》,故又称“麟经阁”。明万历三年至十八年(1575年~1590年)创建,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楼高33米,两层三檐歇山顶,面阔7间,深6间,台基高1米,系此庙中最高建筑。上下两层皆有回廊,四周勾栏相连,可供凭依。楼内迎面置暖阁,阁子板壁上楷书镌写《春秋》全文;阁子中央,有关羽傍烛夜读《春秋》塑像。每年农历四月和九月在这里举行庙会,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游客川流不息。解州关帝庙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3: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