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xī lù❶昴宿所在的方位,也指昴宿。范传质《荐冰》:朝觌当西陆,桃弧每共行。鲍溶《荐冰》:西陆宜先启,春寒寝庙清。 ❷指秋天。柳宗元《感遇》:西陆动凉气,惊乌号北林。 西陆 【出典】 见“桃弧”条。 【释义】 西陆即昴宿。春秋时人说,古代,昴宿(西陆)在早晨出现的时候,就取出所藏之冰。 【例句】 朝觌当西陆,桃弧每共行。(范传质《荐冰》5541)这里用西陆点明出冰季节,以切题。 西陆xī lù太阳运行到西方白道称西陆,指秋天。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西陆 西陆xīlù━┃ 指秋季。《隋书·天文志中》:“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东。”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晋·郭璞《游仙》诗:“蓐收清西陆,朱羲将由白。” ☚ 四序 白商 ☛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二十八宿 > 昴宿 > 西陸 西陸 xīlù 即昴宿。以所在方位代指。《爾雅·釋天》:“大梁,昴也;西陸,昴也。”《左傳·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西陸,朝覿而出之。”杜預注:“謂夏三月,日在昴畢。”《後漢書·律曆志下》:“是故日行北陸謂之冬,西陸謂之春,南陸謂之夏,東陸謂之秋。”另有指秋代日之“西陸”,與此説當非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