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西游记辞典︱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西游记辞典︱序
  • 位置: 首页/附录库/西游记辞典

 记得我四五岁时, 辛亥革命刚刚过去, 那时还没有幼儿园,我也未上小学, 是由母亲给我启蒙的。 感谢她的开通和卓见, 除了识字和念商务印书馆新出的“人、 手、 足、 刀、 尺” 教科书外,没有叫我读什么封建枯燥的东西, 而是给我讲 “四大名著” , 是以《西游记》开场的。 每天晚饭后,我就搬个小凳坐在母亲膝旁,听讲听得出神, 眼皮打了架才被迫去睡, 梦里还是什么 “踢翻八卦炉” 或“偷盗紫金铃” ……长大后每每重读此书, 儿时情景历历在目, 而阅读的兴趣从欣赏故事逐渐转到琢磨禅理了。
 《西游记》在文学、 艺术、 思想上的价值, 早已脍炙人口,研究评论著作如林, 此处勿庸再赘。 我一向是当作闲书来读它,缺乏研究, 更谈不出什么, 不过也有些个人看法。 我觉得吴承恩的写神怪, 也如同蒲松龄的写鬼狐, 实际都是在写人, 写活生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所不同者, “西游” 的妖怪可恶, 而《聊斋》的狐鬼可爱而已。 吴承恩笔下的人物, 写得酣畅淋漓, 各有各的个性。为了写得生动和夸张, 他用了非常丰富的词汇来描画, 借来十分恰切的成语来烘托。 他写佛, 写仙, 写妖怪;写贤, 写愚,写世情, 尽量引用了正史、 稗官,佛典、 道书,几乎字字有来历;又广泛吸收了方言、 土语, 俗谚、 谐谑, 又句句能传神。 这一大奇书事实上已不仅是编造故事, 而是在谈玄、说理,喻世、警凡了。而且他对仙佛之调侃, 对官场之抨击, 充分表达了他对统治阶级的造反精神。 他遣词造句之工, 引经据典之富, 同时代的其它小说是难望其项背的。 后来的读者由于程度的高低, 或明其事而难究其义, 或明其义而难会其意, 往往读来隔靴搔痒, 或竟至买椟还珠, 可见此书的不易读, 要为它作注解, 其难可知。
 曾上炎同志在从事语言研究之暇, 为《西游记》编写了这部很有分量的词典, 历经十余寒暑,参考了大量典籍,范围遍及儒、释、 道、 杂各家, 使这本词典条条有明确的解释, 事事有可稽的出处。特别是有不少也散见于元、 明小说、 杂剧中的语词, 都能尽量查找举例, 加以对照、 印证。 这种以经解经的注解方法是极有价值的, 它既可领略当时的真实涵义, 又可彼此触类旁通。 此外, 为了一般读者的方便,对于有些文言词,虽可在词书上查到,但也酌予选注。 因此, 这部词典既是阅读 “西游” 的津梁, 又可当作增长汉语知识的读物, 它的用途是多方面的。
 《西游记》中所用语词、 特别是成语俗谚, 往往一词数见,而写法各有歧异。 这些同词异字的词条, 在本词典中作为同音字排列在一起, 就便于对照。 例如: 有些是形义相近的字, 音同而偏旁不同, 有的可能是原书抄错或刻错, 有的则是作者在当时是可通用的。如“玩”与“顽”; “涂” 与 “塗” ; “狼犺” 、 “榔杭”与 “郎侊” 等等。但是, 有些却是字形与字义迥不相同, 而作为同音字来互用的。如 “奈上祝下” 与 “碍上触下” 。在今日汉语多数方言中, “奈”与“碍” ,“祝”与 “触” ,是不同音的。“奈”、“碍”是发音方法相同(都是鼻辅音), 但发音部位不同(一是前鼻音, 一是后鼻音); 又, “祝” 、 “触”是发音部位相同(都是舌尖塞擦辅音), 但发音方法不同(一是不送气, 一是送气);又如“泥丸宫” 与 “泥垣官” , 在今日多数方言中, “丸” 之与“垣” , 声母都是半元音, 但前者是合口而后者是撮口。 以上这些成对的异字, 都被当时作者作为同音字而通用了。 这类形义彼此不同的字而可以互用, 足证其不是笔误, 而是由于同音才可通用的(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些例子对方音异同或历史音变的研究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在此, 我深为今日《西游记》的读者有了这部词典而感到高兴。

吴宗济
 1992年4月序于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西游记辞典︱后记   西游记辞典︱附录 词目笔画索引 ☛
000130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