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河学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河学派 西河学派清初毛奇龄所代表的学派,因学者称奇龄为西河先生,故名。毛奇龄 (1623—1716),浙江肖山人,字大可,又名甡,号秋晴,一号初晴。奇龄于理学多所论述,所言多中肯繁,在当时学者中造诣独深。在心物问题上,他肯定了阳明心上求物的说法,认为物乃存在,不在心上求物,而知则格物,行则求物,未免向外,与圣贤心性之学有所不合。在知行观上,阳明倡“知行合一”,结果以知代行,以知代行必以心代物,遂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奇龄则为阳明辩解,以为知行合一,言知已包括行,故孟子云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孩提知爱亲无所谓行也,然而行矣;且孩提只爱亲无所谓知也,然而知矣。由此可见,他虽主张知行合一,但未提出以知代行,而是认为即知即行,并未完全抹杀行,也没有抹杀物,这是对王学的发展。关于格物,西河以为,就格物而论格物,非知本之学,而知本即格物,何谓知本?则曰修身为本,诚意为本,这样解释格物,强调的是道德学上的认识论,与朱熹通过客观存在达到道德完整的说法相比,更显顺畅。总之,西河虽未象黄宗羲、颜元那样偏离王学而走向唯物主义,但他于王学确有所心得,有所发展,这一点也属难能可贵。毛奇龄著述宏富,有 《春秋毛氏传》 三十六卷,《古今通韵》十二卷,《易小帖》五卷,《易韵》四卷等,死后门人编辑遗集,分 《经集》、《文集》二部,《经集》 自《仲氏易》以下凡五十种,《文集》合诗赋序记及其他杂著凡二百三十四卷。四库全书著录多至四十余部。其弟子有李塨、邵廷采、陆邦烈、章大来、章世法、方柔如、蒋枢等。 ☚ 宁都三魏学派 新繁学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