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汉 西汉xīhàn━┃ 指银河。唐·王勃《七夕赋》:“月还西汉,霞临东沼。” ☚ 东方星 辰极 ☛ 西汉【同义】总目录 西汉西都 朝代 朝代朝(王朝;皇朝;唐~) 代(明~;清~) 时(宋~) 另见:宫殿 皇帝 朝廷 ☚ 古代 人生各时期 ☛ 西汉 035 西汉前202—8又称前汉。前202年汉王刘邦打败楚王项羽,称帝,定国号为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是当时亚洲最繁荣强盛的多民族帝国。疆域东、南到海、西至巴尔喀什湖、葱岭以西,西南到云南、广西和越南中部,北接大漠,东北到朝鲜半岛北部,历200年,传12帝。公元8年,王莽建立新政权代汉。 西 汉 世 系 表 ☚ 秦 东汉 ☛ 西汉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Xihan继秦朝而出现的强大的统一封建王朝。前206年刘邦入关灭秦,称汉王。尔后在楚汉战争中打败项羽,于前202年称帝,国号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史称西汉。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注意恢复和发展生产,以医治战乱后凋敝的经济,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经过惠帝、吕后、文景几代的治理,又由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社会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文景时期,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富庶的崭新局面,史称“文景之治”。与此同时,西汉政权建立后继承秦制,不断恢复和健全封建国家机器。汉初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搞了分封制。刘邦先是封异姓王,后在消灭异姓王的过程中,又封了同姓王。同姓王势力后来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经过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王国势力才有所削弱。到汉武帝统治时期,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在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汉书·诸侯王表序》),大大削弱和打击了诸侯王的割据势力,基本上解除了对中央集权的威胁;建立新的选官制度,用察举、征诏的办法选拔人才;创立州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和控制。在经济方面,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推行新的生产技术;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颁布“算缗”、“告缗”令;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军事方面,三次大规模出兵打败了匈奴, 解除了对北方安全的威胁, 并多次派人通西域;向南方用兵;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初步基础。在思想方面,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董仲舒改造和发展的新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 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西汉帝系表 西汉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 一步加强,尤其是西汉中叶以后, 西域归于汉朝版图, 西南、东南、东北地区也设立郡治, 更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同时, 对外关系也有很大发展。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 到达过大宛 (今苏联乌兹别克境)、大月氏 (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安息 (今伊朗) 等国。汉朝还开辟了两条通往西亚各国的道路, 各国商人经此往来经商。我国的丝绸是主要商品, 曾远销至大秦(罗马帝国)。因此, 历史上称这两条道路为 “丝绸之路”。 西汉时期的文化也有很大发展。史学家司马迁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赋和散文、乐府诗是这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此外,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医学等都有所发展, 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所作的卓越贡献之一。 西汉后期,豪强地主和官僚贵族疯狂兼并土地,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外戚王氏逐步控制了西汉政权。公元8年, 外戚王莽代汉称帝, 国号 “新”。西汉王朝结束。 ☚ 楚汉战争 汉高祖刘邦 ☛ 西汉 西汉前206—公元8年朝代名。前206年刘邦入关灭秦,称汉王。尔后在楚汉战争中打败项羽,于前202年称帝,国号汉,建都长安 (今西安),史称西汉。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注意恢复和发展生产,医治战乱的创伤,保证王朝的财政收入。经过惠帝、吕后、文帝几代努力,社会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到文景时期,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新局面,史称 “文景之治”。与此同时,西汉王朝继承秦制,不断健全巩固封建国家机器。汉初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实行分封制,先是封异姓王,后来在灭异姓王的过程中,又封了同姓王其后,封国势力膨胀,形成尾大不掉局面,经过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王国势力才有所削弱。至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处于鼎盛阶段。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在政治方面,颁布 “推恩令”,作 “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 ( 《汉书·诸侯王表序》),大大削弱和打击了诸侯王的割据势力,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建立新的选官制度,用察举、征诏的办法选拔人才; 创立州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和控制。在经济方面,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实行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 颁行 “算缗”、“告缗” 令,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军事方面,二次出兵击败匈奴,解除了来自北方的侵扰威胁,并多次派人通西域; 向南方用兵; 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在文化思想方面,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董仲舒改造和发展的新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基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西汉中叶以后,西域归于汉朝版图,西南、东南、东北边远地区也均设立郡治,促进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同时,对外关系扩大,开辟了两条通往西亚各国的道路,即历史上盛誉的 “丝绸之路”。此外,文学、史学、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的发展都有很大成就,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西汉后期,豪强地主和官僚贵族疯狂兼并土地,阶级矛盾趋于尖锐,社会危机形成。外戚王氏逐步控制了西汉政权,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西汉王朝结束。西汉共历12帝,215年。 ☚ 汉 新 ☛ 西汉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Xihan朝代名。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强大统一的王朝。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关灭秦,称汉王。此后,与项羽展开了长达4年之久的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的战争,刘邦获胜,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国号汉。历史上称为西汉或前汉,以区别于后来刘秀建立的以洛阳为都城的东汉。西汉疆域辽阔,东、南至海,西到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一带,西南至云南、广西以及越南中部,北到大漠,东北至朝鲜半岛北部。汉高祖刘邦即位后,面对战争所造成的残破的经济局面,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租赋,令广大流民与土地结合,进行农业生产。文帝、景帝都继承了这一政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西汉初年,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即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分封刘姓子弟为诸侯王。景帝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行削藩策,引起吴楚七国之乱。汉武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使西汉王朝达到了鼎盛阶段。在政治上颁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又创设州刺史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察举征辟选官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在经济上注重农桑,兴修水利,改革币制,盐铁官营,通过颁布“算緍”、“告緍”令,打击了商人高利贷者的势力,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军事上,三次远征匈奴,消除了匈奴对北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侵扰。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西汉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农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代田法、耧播等先进的耕作方法和技术。手工业中的冶铁、采铜、漆器、造车、造船的生产规模和技术都超过前代,尤其是丝织品在当时已闻名世界。西汉时期也是我国各民族间和对外经济、文化联系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都护,在西南、东南、东北地区设立郡治,有效地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的国家。武帝时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及中亚、欧洲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西汉后期,土地兼并日趋严重,政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公元8年,外戚王莽代汉称帝,建国号新,西汉王朝结束。西汉朝共历12帝,自刘邦称帝长安,共统治210年。 西汉帝系表 ☚ 汉 三公九卿 ☛ 西汉 西汉湖南属荆州刺史辖区,有长沙国及桂阳、武陵、零陵三郡,国、郡下辖38县。长沙国即秦长沙郡,都临湘,领13县,属地在湖南境者12县: 临湘(今长沙市及长沙、望城、浏阳、醴陵、宁乡等县地); 罗 (今湘阴、汨罗、平江县地); 连道(今涟源县地); 益阳 (今益阳市及益阳、桃江、沅江、安化、新化县地); 攸(今攸县地); 下隽 (岳阳市及南县、沅江、临湘和湖北通城等县地); 承阳 (今衡阳市和衡阳县地); 酃 (今衡南、安仁等县地); 昭陵(今邵阳市及邵阳、邵东、新邵、隆回、涟源县地); 容陵(今攸县地); 茶陵 (今茶陵、酃县地); 湘南(今湘潭市及湘潭、湘乡、双峰、涟源、衡山、衡东等县地)。桂阳郡治郴,今郴州市。领县11,属地在今湖南境者5县: 郴(今郴州市及郴县、宜章、资兴、桂阳、汝城、桂东等县市地); 临武 (今临武、嘉禾县地); 便 (今永兴县地); 耒阳 (今耒阳市、常宁县地); 南平 (今蓝山县地)。武陵郡为秦黔中郡,治义陵,今溆浦县。领县13,属地在今湖南境者12: 孱陵(今津市市和澧县、安乡、南县、岳阳、华容等县地,以及湖北公安县地); 索 (今汉寿、常德县地); 临沅(今常德市和常德、桃源县地); 沅陵(今沅陵、泸溪、麻阳县及吉首市地); 镡成 (今怀化和洪江市,以及黔阳、靖州会同、通道、绥宁县地,并错入贵州省境); 无阳 (今芷江、新晃县及怀化市地,又错入贵州省境); 迁陵(今保靖县地,又错入四川省境); 酉阳 (今永顺、龙山、古丈县地,又错入四川省境); 辰阳 (今辰溪、麻阳、花垣、凤凰县及怀化市地,又错入贵州省境); 义陵(今溆浦县地); 零阳 (今慈利、石门、澧县、临澧县及津市市地); 充(今大庸市及桑植、慈利县地)。零陵郡治泉陵,今零陵县北。领县10,属地今湖南境者7县: 营道(今宁远县地); 营浦(今道县和江永县地); 泠道(今宁远、新田县地); 泉陵(今永州市和零陵、双牌、祁阳、东安县地); 钟武 (今衡阳县地); 夫夷(侯国,今新宁县地); 都梁(侯国,今武冈、城步、洞口、隆回、绥宁县地)。苍梧郡辖县错入湖南境者2: 谢沐 (今江永县地); 冯乘(今江华县地)。 ☚ 秦 东汉 ☛ 西汉中国历史上长期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汉高祖五年至地皇四年(前202年~23年)。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夺取天下,自立为帝。定国号汉,建都长安。史称 “西汉”或 “前汉” 。 西汉xi hanWestern Han or Former Han,206 B.C. ~24 A. D. 西汉前202—后8朝代名,又叫前汉。参见“汉朝”。(参考图189-195)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