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西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西晋←→东晋Xī jìn ← → Dōng jìn

西晋:朝代,公元265—317,建都洛阳。
东晋:朝代,公元317—420,建都建康(南京)。
【例】 在文学上也这样,嵇康阮籍的纵酒,是也能做文章的,后来到东晋,空读和饮酒的遗风还在,而万言的大文如嵇阮之作,却没有了。(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魏国灭掉了蜀国,司马氏夺取了魏政权,建立晋王朝,于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灭了吴国,统一了全国,史称西晋。(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

朝代

朝代

朝(王朝;皇朝;唐~) 代(明~;清~) 时(宋~)
中国朝代名:夏(夏朝) 商(商汤;殷商) 周(东~;西~) 秦 汉(东~;西~) 魏 蜀 吴 晋(西~;东~) 宋 齐 梁 陈隋 唐 辽 金 元 明 清
一个朝代:一朝 一姓
一个君主统治的时期:朝(康熙~)
过去的各个朝代:历代 历朝 历政历叶
以前的朝代:前代 曩叶
前一个朝代:前朝
被本朝战胜而灭亡的朝代:胜朝 胜代
在位皇帝的朝代:当代
当时那个朝代:当朝 本朝 国朝
尊称本朝:圣朝
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累朝
政治清明的朝代:治朝
兴盛的朝代:熙朝 盛朝
两个不同的朝代:云鸟
更换朝代:更姓 易姓 迁鼎 鼎革 改朝换代 更姓改物 改元正位 改元正号 改姓易代 改朝换姓
帝王初即位改元:履端
更易朝代或年代:换代 过手
(建立国号的君主统治的整个时期:朝代)

另见:宫殿 皇帝 朝廷

☚ 古代   人生各时期 ☛
西晋

西晋265-316Xijin

朝代名。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短暂的统一王朝。曹魏咸熙二年 (265), 司马炎逼迫魏帝退位, 自立为帝, 是为晋武帝; 国号晋, 史称西晋。都洛阳。太康元年(280),西晋出兵灭吴,重新实现全国的统一。
西晋是代表门阀士族利益的政权。政治上重用宗室, 实行家族式的统治。不仅大封宗室子弟为王, 允许王国建立军队,而且以诸王出任都督,作为藩屏。继续推行九品中正制,而中正定品只论门第高低,“故据上品者, 非公侯之子孙, 则当涂 (当朝权贵) 之昆弟”(《晋书·段灼传》)。又修订《晋律》,号称宽简,实质上是宽纵门阀士族, 对老百姓却十分严酷。经济上罢农官, 废民屯, 实行占田、课田和户调制, 同时规定官吏可依官品高低占有土地(一品官占50顷,以下每品递减5顷, 九品官仍可占10顷之多) 和佃客(一、二品官占15户, 三品占10户, 至八、九品占1户)。官吏还可荫庇亲族免除赋税徭役,而没有做官的士族也享有这种荫族特权。
西晋前期, 社会趋于安定。晋武帝屡次责令郡县劝课农桑, 禁止私募佃客, 实行占田制。这些措施有利于自耕农数量的增加。太康 (280—289) 中, 生产恢复发展迅速, 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但是, 西晋统治集团很快就暴露出奢侈、腐败、贪婪、残忍的本性。晋武帝在灭吴之后, 后宫姬妾近万人, 荒淫无度, 又卖官敛财。官僚贵族亦以淫奢相竞。大臣何曾每天吃饭花费1万钱, 还说没有可下筷子之处。其子何劭一天则要2万钱。石崇后房以百数,饮食穷尽山珍海味。他与晋武帝舅父王恺斗富, 恺以紫丝布作步障40里,他则作锦步障50里;他以花椒泥涂屋,恺则用赤石脂。晋武帝经常帮助王恺,曾赐给一株高2尺的珊瑚树,造型优美。恺拿出来炫耀, 竟被崇用铁如意击碎。恺气急败坏,而崇一下子取出高三四尺的珊瑚树六七株,皆光彩夺目。石崇每次宴客,让美人行酒,客人不喝,便将美人杀掉。有的客人故意不喝,看石崇杀人取乐。奢侈刺激了贪欲,腐败的风气在整个统治阶级中蔓延。虽然有少数人对前途表示忧虑, 著文加以抨击, 如鲁褒作 《钱神论》讽刺钱能通鬼神的丑恶现象。但更多的官僚名士安之若素,既拼命寻欢作乐,又伪装清高,用玄谈来为自身的腐化堕落辩解。
西晋统治阶级内部尔虞我诈, 相互倾轧。太熙元年 (290), 武帝死后, 惠帝司马衷继位。惠帝是个白痴。为争夺对这个傀儡的控制权, 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达到白热化,终于演成“八王之乱”,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八王之乱”造成的破坏和接连不断的天灾,驱使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四出流浪,漂流异乡,而内迁于秦、雍、幽、并诸州的匈奴、羯、氐、羌、鲜卑和賨等少数民族人民也深受其害, 于是纷纷举行反对西晋统治的起义。元康四年 (294), 匈奴族人郝散起兵上党。元康六年(296),氐人齐万年起兵关中,匈奴、羌人都奋起参加,声势浩大,连败晋军。接着,略阳、天水六郡的汉人和賨人流民10余万进入巴蜀,在李特领导下起义。太安二年 (303), 荆州也爆发了张昌起义, 一时发展到几十万人,波及荆、江、扬、徐、豫五州。永兴元年 (304), 并州匈奴首领刘渊在左国城起兵, 羯人石勒在关东起兵, 王弥在青徐起兵。后石、王都降于刘渊, 汇成一股巨大的势力。一面是西晋统治阶级的相互屠杀, 一面是各地各族人民起义的沉重打击,西晋王朝十分虚弱了。永兴三年(306),东海王司马越成为 “八王之乱”的最后胜利者, 控制惠帝, 掌握朝政; 次年毒杀惠帝, 立怀帝司马炽。永嘉二年 (308), 刘渊在平阳 (今山西临汾) 称帝, 全力进攻西晋。永嘉五年 (311), 匈奴军攻陷洛阳, 俘获怀帝。后晋残余势力又在长安拥立秦王司马邺为帝,是为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匈奴军夺取长安,再俘获愍帝, 西晋王朝至此灭亡。

西晋帝系表

☚ 诸葛亮   占田、课田和户调制 ☛
西晋

西晋265—316年

朝代名。曹魏咸熙二年(265),司马炎代魏称帝,即晋武帝,都洛阳,国号晋。史称西晋。太康元年 (280) 出兵灭吴,重新实现全国统一。西晋王朝是代表门阀士族利益的政权。政治上重用宗室,实行家族式统治。不仅大封宗室子弟为王,允许王国建立军队,而且以诸王出任都督,作为藩屏 继续推行九品中正制,而中正定品只论门第高低,“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 ( 《晋书·段灼传》)。又修订《晋律》、号称宽简,实则宽纵门阀士族,而对庶民严酷。经济上罢农官,废民屯,实行占田、课田和户调制,同时规定官吏可依官品高低占有土地和佃客,甚至还有荫庇亲族免除赋税徭役的特权。西晋前期,社会趋于安定。晋武帝尚有劝课农桑,注重农业生产等政绩。太康 (280—289) 中,出现一派繁荣景象。但是,西晋王朝很快就暴露出奢侈、贪婪、腐败的本性。晋武帝灭吴后,后宫姬妾近万人,荒淫无度,又卖官敛财。官僚贵族亦以淫奢相竞。奢侈刺激了贪欲,腐败的风气在整个统治阶级中蔓延。虽然有少数人对前途表示忧虑,但更多的宫廷贵族、官僚名士安之若素,既拼命寻欢作乐,又伪装清高,用玄谈来为自身的腐化堕落辩解。统治集团内部尔虞我诈,相互倾轧。太熙元年 (290)武帝死后,继位的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为争夺对这个傀儡的控制权,宫廷内部的斗争达到白热化,终于演成 “八王之乱”,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八王之乱” 造成的破坏和接连不断的天灾,驱使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四处流浪,而内迁于秦、雍、幽、并诸州的匈奴、羯、氐、羌、鲜卑和賨等少数民族人民也深受其害,于是纷纷举行反对西晋统治的起义。一面是西晋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相互屠杀,一面是遭受各地各族人民起义的沉重打击,西晋王朝已经十分虚弱。永兴三年 (306),东海王司马越成为 “八王之乱” 的最后胜利者,控制惠帝,掌握朝政。次年毒杀惠帝,立怀帝司马炽。永嘉二年 (308),刘渊称帝,全力进攻西晋。永嘉五年 (311),匈奴军攻陷洛阳,俘获怀帝。后晋残余势力又在长安拥立秦王司马邺为帝,是为晋愍帝。建兴四年 (316) 汉匈奴军夺取长安,又俘获愍帝,西晋王朝至此灭亡。

☚ 东吴   东晋 ☛
西晋

西晋265—316Xijin

朝代名。曹魏政权统治后期,军政大权落在大臣司马懿手中。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代魏称帝,改国号为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董卓之乱以来90多年的军阀混战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西晋疆域北抵燕山,东北至朝鲜半岛西北部,西达葱岭,南到广西、越南中、北部。晋武帝在位期间,颁行了占田、课田、户调制及品官占田荫客制,责令各郡县劝课农桑,发展生产,又招抚流亡,减轻徭役,兴修水利,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太康时期出现了“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晋书·食货志》)的局面。但西晋是一个代表门阀士族利益的政权,政治上重用宗室,受封的公、侯、伯、子、男达500余个,他们拥有重兵,自置官吏,雄踞一方,构成西晋社会政治不稳的因素。永平元年(291),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率兵在洛阳一带混战。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很多人失去土地,成为流民。阶级矛盾日益尖税。永康二年(301),流民推举巴氐人李特为首领在绵竹(今四川绵竹东南)揭起义旗。不久,长江流域也爆发了流民起义。另一方面,民族矛盾也十分尖锐。西晋统治者对于从北部和西部边疆大量迁往内地的各少数民族皆采取敌视和防御的态度,除了要他们纳税外,还强迫他们当兵,有些甚至被卖为奴婢。永兴元年(304),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称汉王,永嘉二年(308)称帝,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建兴四年(316),匈奴兵攻克洛阳,俘晋愍帝,西晋灭亡。西晋时期是我国继三国之后一个短暂的统一阶段,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了更加混乱的分裂时期。西晋共历4帝,统治52年。

西晋帝系表

☚ 晋   占田课田和户调制 ☛
西晋

西晋

湖南基本上属荆州地,置武陵、天门、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昭陵改)、桂阳8郡,均为孙吴故郡。另有南平(南郡改)、临贺2郡错入湖南境内。郡下共辖63县。其中新增和复置5县,即澧阳 (析零阳置,今石门县地); 巴陵(析下隽置,今岳阳市及临湘县地); 应阳 (析泉陵置,今东安县地);建兴(析昭陵置,今武冈、洞口县地); 都梁(析武冈复置,因旧名,今武冈、洞口、隆回县地)。晋怀帝永嘉元年 (301),曾将长沙、衡阳、湘东、邵陵、零陵、营阳、建昌、桂阳等8郡合为湘州,治临湘(今长沙市),旋于晋成帝咸和三年 (328) 省。此外,变动情况尚有: 省新城县并入昭陵县,改充县为临澧县(今大庸市及桑植县地); 改衡阳县为衡山县; 改新阳县为新康县;改阳安县为晋宁县; 改梨阳县为利阳县。

☚ 三国   东晋 ☛
西晋

西晋265—317

朝代名。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都洛阳 (今属河南),史称西晋。280年灭吴,统一全国。西晋初年,在经济上曾实行占田、课田制,“驱民归农”,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政治上继续推行“九品中正制”,维护门阀贵族利益。其后统治阶级极端残暴和奢侈,争权夺利斗争加剧,出现“八王之乱”,皇权极度衰落。加上少数民族上层分子举兵冲击,流民狂潮一发不可收拾,西晋王朝岌岌可危,终于在316年为匈奴贵族刘曜所灭。西晋前后共历4帝,52年,与以后司马氏重建的江东政权东晋合称两晋。

☚ 卫温   八王之乱 ☛

西晋

中国历史上的短期统一王朝。泰始元年至建兴四年(265年~316年)。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即晋武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 “西晋” 。
西晋建立后,于咸宁五年(279年)大举伐吴,至次年三月,晋军攻占建业(今江苏南京),吴亡。至此,中国重新恢复统一。西晋的疆域,东南临海,西至葱岭,南达滇、桂及越南北中部,北抵内蒙古,东北迤至辽宁和朝鲜半岛北部。政治上承袭魏国的九品中正选官制度,积极推行门阀政治,士族享有种种特权。为巩固政权,先后分封27个同姓王,并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经济上,实行以占田课田制、户调式和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内容的占田制,对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有一定积极意义。在思想文化领域,哲学上继续盛行玄学,代表人物是向秀和郭象; 史学上,陈寿著 《三国志》 ; 地理学上,裴秀绘出 《禹贡地域图》 ,并创立了绘制地图的科学理论; 医学上,王叔和著《脉经》 10卷,奠定了脉学理论基础,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 12卷,创中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西晋统治集团荒淫腐朽,“斗富” 之风盛行,内部矛盾斗争十分激烈。为争夺中央政权,291年爆发的八王之乱(八王指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河间王颙、成都王颖、长沙王乂、东海王越),历时16年,给社会造成巨大破坏,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迅速激化。这一时期,西、北各少数民族纷纷内迁,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促进了民族融合。西晋末年,由于战乱和政治腐败,加之天灾流行,形成大规模的流民群,各族人民不断爆发起义。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亦纷纷起兵反晋。永嘉五年(311年),匈奴贵族刘曜率兵攻入洛阳,俘晋怀帝。建兴四年(316年),刘曜再度率兵攻下长安,愍帝出降,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十六国时期。自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历经惠帝衷、怀帝炽、愍帝邺,凡4帝,共存在52年。

西晋

朝代名。起自武帝司马炎代魏的泰始元年(265),止于愍帝司马业的建兴四年(316)。历四帝,五十二年。武帝咸宁六年(280)时灭吴统一全国。鉴于全国统一,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曾一度出现“太康盛世”。但它千方百计维护世家大族的利益,赋于同姓王军政实权,统治腐朽,导致八王之乱和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及内迁各族的反晋斗争,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灭亡。史称建都于洛阳的晋为西晋,都建康(江苏南京)的晋为东晋。合称两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