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方马克思主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早始于某些西方国家共产党内。1923年卢卡奇发表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被公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部代表作。50年代后这种思潮广泛流行,分支很多,但在组织上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学派,在观点上也互相分歧,甚至互相对立。主要流派有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亦称德拉——沃尔佩学派)、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亦称阿尔图塞学派)。各流派的共同点是:提出“马克思主义危机论”和“马克思主义多元论”,还有“两个马克思”的理论,即将1844年或1848年以前的马克思称为“青年马克思”,以后的则称为“成熟的马克思”,把“青年马克思”说成是“人道主义者”,把他的思想说成是“人道主义”或“人本学”。认为马克思学说的核心是“异化”理论。大多数流派都以颂扬“青年马克思”来贬低以至否定“成熟的马克思”。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革命抱悲观失望的态度,认为“阶级妥协”已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结构的基础。 ☚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xifang makesizhuyi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产生的一种哲学思潮。又称“新马克思主义”或“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早在2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于是西方各国党内一批左翼思想家就提出要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他们反对“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不同意恩格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作的解释和发展,主张用现代西方的各种哲学理论补充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社会主义的设想以及革命的战略战术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不同于列宁主义的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然后突出他某一时期、某一方面,如异化、人道主义的思想,并把它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而对另一些部分则视为过时的东西予以抛弃。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暴露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根源和其他根源,重视对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研究,用现代西方的新哲学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它包括众多代表人物和许多派别。早期代表人物有:G·卢卡奇、К·科尔施和А·葛兰西等人。(1)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代表人物有М·霍克海默、Т·阿多尔诺、Н·马尔库塞。他们把异化和人道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用异化理论批判资本主义对人的欲望的压抑,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消除多余的压抑,建立人与人平等的社会。(2)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张马克思主义既不是人本主义也不是人道主义,而是一门实证科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反对历史活动中的人道主义和意志主义,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相信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代表人物有德拉沃尔佩、L·科莱蒂。(3)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张用存在主义的“人学”填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空白。代表人物有梅洛-庞蒂、J·萨特。(4)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用结构主义来解释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与科学性对立起来,突出人的主观意识、阶级意识和心理结构在社会革命中的决定作用,把文化革命作为人类解放的前提。代表人物是L·阿尔都塞。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革命失败后的产物,表现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脱离经济政治斗争,脱离广大无产阶级,而转向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文化哲学的批判的倾向,他们把革命的希望寄托于激进的年青知识分子、蓝领工人等少数社会力量身上,他们对社会的设想带有很大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悲观倾向。 ☚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卢卡奇 ☛ 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各国中主张重新阐释和“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思潮的统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于匈牙利、意大利和德国,50年代后在欧美各国广为流行。它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也没有形成一致的思想体系,只是一些理论工作者的文章、著作所表现出来的一个共同倾向。主要派别有“新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匈牙利卢卡奇、意大利葛兰西、德国柯尔施(Korsch Karl ,1886—1961)、布洛赫(Bloch Ernst,1885—1977)等为代表;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美国弗洛姆.马尔库塞为代表;“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法国梅洛·庞蒂、萨特为代表;“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意大利德拉一沃尔佩(Galvano Della Volpe,1895—1968)为代表;“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法国阿尔杜塞(Louis Althusser,1918—)为代表。他们大多把“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对立起来,颂扬“青年马克思”,认为异化学说和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和自然辩证法。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封闭的研究,主张用当代西方的新思潮去“修正”、“补充”马克思主义。把激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革命的主要力量,否定无产阶级的主导作用。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还有“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之分,前者则占据主导的地位。参见“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见“哲学”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见“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股思想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60年代才开始引起世人的注意。 ☚ 欧洲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 ☛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种左的激进主义思潮。最早始于共产国际所属某些西方国家共产党内。1923年匈牙利共产党人卢卡奇发表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被公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部代表作。50年代后这种思潮广泛流行,分支很多,但在组织上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学派,在观点上也互相分歧,甚至互相对立。主要流派有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亦称德拉—沃尔佩学派)、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亦称阿尔图塞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十月革命胜利而西方革命相继失败的背景下,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产生出来的。它既反对第二国际的新康德主义,又反对共产国际的“机械唯物主义”,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和对社会主义的展望,以及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等问题上,提出了不同于列宁主义的见解。在哲学上,则提出了不同于恩格斯和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所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见解,要求重新发现马克思的原来设计,主要表现为“左”的思潮的意识形态。各流派的共同点是:提出“马克思主义危机论”和“马克思主义多元论”,还有“两个马克思”的理论,即将1844年或1848年以前的马克思称为“青年马克思”,以后的则称为“成熟的马克思”,把“青年马克思”说成是“人道主义者”,把他的思想说成是“人道主义”或“人本学”。认为马克思学说的核心是“异化”理论。大多数流派都以颂扬“青年马克思”来贬低以至否定“成熟的马克思”。同时,对无产阶级革命抱悲观失望的态度,认为“阶级妥协”已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结构的基础。 ☚ 进化人本主义 圭亚那合作社会主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