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方水利科技的引入与治河方略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方水利科技的引入与治河方略的变革 清末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水利技术和治河理论开始传入中国,不少西方学者对黄河进行过考察研究。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荷兰的单百克和魏金,曾考察黄河下游,并测验了黄河的泥沙含量。比利时人卢法尔,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考察黄河后,提出了要把对黄河水沙的观测作为河床设计的重要前提等主张。美国学者费礼门于民国8年(1919年)来中国考察黄河,他在对黄河水沙作了数量上的测验基础上,提出了使 “黄河流行于狭河槽中” 为主旨的治河主张。德国著名河工模型试验专家恩格斯,虽未到过中国,但他却非常热心于黄河的研究,他广集黄河史料,悉心研究,并先后三次为黄河作模型试验,是对黄河进行模型试验的第一人,并提出了著名的 “固定中水位河槽” 的治河方案。其要旨是要制造一个较为稳定的中水位河槽,在两岸大堤之内构成复式河床,一般洪水时把河流限制在河槽内,大涨时两岸滩地漫水落淤。这就使滩地慢慢淤高,河槽随之变深,整个河床便渐渐稳定下来。此外,德国学者方修斯也曾于1928年应聘来华考察黄河,他也主张造就中水位河槽的治河方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