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西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西戎

马烽西戎研究资料高捷等山阿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版397页
山西作家马烽与西戎待旦*万人杂志周刊1971年180期
西戎蒋心焕朱德发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62页
西戎林曼叔等*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135页
西戎李立明*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97页
我的情况简介西戎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上)第244页

西戎

昔日沙场战友,而今文苑同俦——记“山药蛋”
派五位代表作家:马烽、西戎、孙谦、束为、胡
沈茂花等文学报1982年1月7日
西戎自传 山西师院学报1981年1期
西戎
西戎
西戎论
“失去黄土地便失去了自己”——记作家西戎创
作生活片断
国成等
丁帆
林友光等
王东满
山西文学1982年3期
当代文学研究参考资料1983年8期
批评家1986年1期
党史文汇1990年3期

西戎

中國古代西北戎族的總稱。張衡《東京賦》:“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於宮室。”杜篤《論都賦》:“置列汧、隴,廱偃西戎。”

西戎

西戎1922—2001

小说家。原名席诚正。山西蒲县人。194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入“鲁艺”干部班学习。1942年到八路军一二○师政治部战斗剧社工作,并开始创作活动。发表短篇小说《谁害的》《喜事》《宋老大进城》等。1946年与马烽合写《吕梁英雄传》。新中国成立后随军南下,任《川西日报》编委、四川文联创作部部长兼《四川文艺》主编,后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火花》主编等职。著有短篇小说集《麦收》《终身大事》《姑娘的秘密》《丰产记》《宋老大进城》《纠纷》等,话剧《青春的光彩》《圈套》,电影剧本《扑不灭的火焰》(与马烽合写)和论著《寄语文学青年》等。

☚ 马烽   艾里坎木·艾合坦木 ☛
西戎

西戎1922.12.1—

原名席诚正。曾用名曹有才。笔名有曹文、何仁等。山西蒲县人。生于中农家庭。1938年参加本县牺盟会宣传队,两年后转入新军决死二纵队吕梁剧社。1940年冬赴延安,先后在鲁迅艺术文学院附设部队干部班和八路军留守兵团艺术学校戏剧班学习,后又留校为戏剧创作组成员。1942年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战斗剧社编辑股干事。1944年调晋西北《晋绥大众报》任编辑、编辑科长。建国后先后在四川、北京、山西等地担任文联领导工作,现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山西分会主席。1942年开始在延安《解放日报》、留守兵团《连队生活》报发表短篇小说《我掉了队以后》、《受苦的日子算完结了》等。1944年在《晋绥大众报》发表短篇小说《喜事》、《活出来了》等。同时又与马烽合作完成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该作品以晋绥解放区为背景,描写了广大民兵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程,语言生动、故事性很强,在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后,获得好评。建国后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谁害的?》、《麦收》、《终身大事》、《丰产记》、《姑娘的秘密》,电影剧本《扑不灭的火焰》(与人合作)等。

☚ 老舍   扬波 ☛
西戎

西戎

古部族, 为𤞤狁之一部。《小雅·出车》五章: “赫赫南仲,薄伐西戎。”孔《疏》:“赫赫显盛之南仲,遂薄往伐西戎而平之。”王先谦《集疏》:“泾阳北方𤞤狁,西即西戎。”

☚ 西人   西雍 ☛

西戎xī róng

〖名词〗
我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的总称(1)。《李斯谏逐客书》:遂霸西戎。——就做了西戎的霸主。

民族

民族

族(汉~;藏~;满~;回~;彝~;苗~;白~;侗~)
汉民族:汉(汉族;~民) 中华 华胄 黄族 华夏族
古代少数民族:夷(东~;西南~;蛮夷戎狄) 番(番族;~落;西~;诸~) 羌(西~) 髻(~髦) 蛮(蛮夷;髦蛮) 戎(西戎;阴~;鬼~) 裔 叟 僰 俅 笮 霞氐 羯 纥(回纥) 胡(胡人) 狄 貊 粤(百~) 虏(鞑虏) 鞑(鞑子) 长(~夷) 猃狁 匈奴 獯鬻 左语 鞮译 靺鞨 鞮汗 鬼族 鬼方 韦韝 吐谷浑
四方少数民族:鞮译象寄
旧时泛称某些少数民族或南方人:蛮子
旧称未开化的南方少数民族:蛮人
现代各民族:苗 蒙 藏 彝 回 傣 土 佤(佤族;佧佤) 瑶 侗 独(~族;~龙) 京(京族) 鞑靼仫佬 仡佬 锡伯
本族以外的民族:外族(~入侵) 殊族 异族 异类
种族:族 种(种类;黄~;白~;黑~)
卑贱的种族:贱种
弱小民族:瘠牛羸豚

另见:家族 国家 社会 家庭

☚ 族、性   性别 ☛

西戎

商、周时对西方各民族的总称。包括戎人、氐人、羌人。

西戎

中国古代西北戎族的总称。周初指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见《尚书·禹贡》)。春秋时指绵诸、绲戎、翟、、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等八部(见《史记·匈奴传》)。殷周之际居于黄河上游今青海东南部、甘肃西北部。东周时已移到今甘肃东南部及陕西西北部一带, 与秦为邻。秦穆公称霸西戎, 大部分为秦所并。魏晋南北朝时, 今甘、青一带的河南(即吐谷浑)、宕昌、邓至、武兴等族部亦称为西戎(见《南史·夷貊传》)。

西戎

西戎

中国古代西北戎族的总称。殷周之际,有鬼戎、余无之戎等。《 禹贡》指织皮、昆仑、析支、渠搜。《史记·匈奴列传》指春秋时之绵诸、绲戎、翟貊、义渠、大荔、乌氏、朐衍等。大致分布在渭水流域、陇山以西至黄河九曲一带。春秋以后逐渐并灭于秦。

☚ 伊龙人   义渠戎 ☛
西戎

西戎1922—Xi Rong

跨现、当代小说家。山西省蒲县人。幼年读过小学。1940年冬到延安艺术文学院附设干部班学习。194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小故事。1943年后写了《谁害的?》、《喜事》、《活出来了》等反映青年农民婚姻问题的短篇小说。1945年与马烽合著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写了《终身大事》、《纠纷》、《麦收》、《宋老大进城》、《赖大嫂》、《冬日的夜晚》、《姑娘的秘密》、《平凡的岗位》、《丰产记》等短篇。短篇小说集有《谁害的?》、《麦收》、《终身大事》、《姑娘的秘密》、《丰产记》、《宋老大进城》等。
西戎的《宋老大进城》和《赖大嫂》产生过较大反响。《宋老大进城》被视为西戎小说艺术成熟的标志。它写宋老大拉着满满一车麦子到供销社换回农业社所购置的新式农具,还买回两头骡子;同时首次发现闺女小秀已同副社长张方奎相爱,于是他把老伴要扯布的10元钱挪给了张方奎去试制治蝼蛄的药方,弄得老伴哭笑不得。这就是宋老大进城的始末。意在表现宋老大对农业社的自豪心理,他的整个心儿都已被农业社“抓住”,他一路上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称道农业社的一切,从而借宋老大形象宣传了农业集体化道路的优越性,这是当年许多小说家笔下的共同主题。《赖大嫂》则是写赖大嫂的养猪史。头一回,她把公家发给的一百斤猪饲料领回后,只养3个月,就说猪病死了。实际上是既把猪饲料吃了,也把猪宰掉吃了。第二次她把小猪要回来后,却“不圈,不喂”,整天让小猪在庄稼地里啃社里的庄稼,并且没有长足重量又宰掉吃了。尔后,当她亲眼看到谁养归谁的养猪政策确实兑现之后,她才按养猪公约认真地养起猪来。赖大嫂不是一无是处,她有勤劳、能接受事实教育的一面,但也确实有毛病,她是损人利己、蛮横不讲理的“惹不起”。总之,赖大嫂是有一定棱角的好坏兼有的“中间人物”。
西戎讲究故事性,故事情节富于戏剧性;在故事中用白描法刻画人物,让人物用言行表现性格;同时比较注重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结构单纯明晰,语言通俗、朴素,总体风格表现为热忱、淳朴、洗炼。

☚ 陆地   高晓声 ☛
西戎

西戎

现代著名作家。生于1922年。原名席诚正,笔名西戎。山西蒲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先在蒲县牺盟会宣传队做宣传工作,而后转到新军决死二纵队吕梁剧社工作。1940年,西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天,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其后又转入八路军留守兵团部队艺术学校戏剧班学习。1941年,在该校戏剧创作组从事专门的戏剧创作。1942年至1943年间,西戎在八路军中继续从事宣传工作。这期间他给当地报刊撰写了大量小说、通讯等,还与卢梦共同创作了大型秧歌剧《王德锁减租》,并获晋绥分局举办的 “七七七”文艺奖甲等奖。1944年,西戎调到 《晋绥大众报》 社担任编辑,这期间创作了短篇小说《喜事》、《谁害的?》等,同时还与马烽共同创作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1949年11月,西戎随军南下,参加解放大西南与大西北的战斗。曾先后担任《川西日报》编委、《川西农民》编辑部主任、四川省文联创作部部长、《四川文艺》主编、《说唱报》社长等职。1953年,西戎调到中央文学研究所工作,这期间他创作了短篇小说《终身大事》、《在前进的路上》等。1954年,调到中国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1978年以来,西戎曾先后担任山西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山西分会主席等职。西戎几十年来辛勤创作,留下了丰厚的文学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 《吕梁英雄传》,短篇小说集 《谁害的?》、《麦收》、《终身大事》、《丰产记》、《姑娘的秘密》等。西戎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作家,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左为西戎

☚ 许地山   成仿吾 ☛

西戎xī róng

《本草纲目》果部第32卷胡椒 (34)。地名。古泛指新疆、西藏各族聚居地区。

西戎

西戎

我国古代民族。先秦以前,关陇以西、泾渭上游及其以北为戎地。西戎是当时生活在这一带诸戎的总称。西周时,渭水上游一带有犬戎亦称西戎,西犬丘(今天水市西南)是西戎活动的中心地区。泾水上游及其以北有猃狁。今安西一带有陆浑戎,三危(今敦煌之南)有允姓戎。西周末年,戎势强盛,迫使周王室东迁洛邑。其时,犬戎已进至邠岐间, 渭水上游一带有狄戎 (即翟戎,在今临洮)、䝠戎(在今陇西)、邽戎(在今天水市)、冀戎(在今甘谷)、绵诸戎(在今天水市东部),北有义渠戎(在今庆阳一带)、乌氏戎(在今平凉西北)、朐衍戎(在今环县以北)。自周庄王九年(前688年)秦武公伐邽戎、冀戎,开始在邽、冀置县,至周襄王九年(前643年)秦穆公伐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称霸西戎,西戎之势大衰。至周赧王四十二年(前272年)秦昭襄王攻灭义渠戎国,在今甘肃境内始置陇西郡、北地郡,秦陇间诸戎国俱灭,留居这一带的戎人,逐渐融入汉民族。

☚ 民族宗教   义渠戎 ☛

西戎xī róng

地名。古代戎族聚居的西北地区。《本草纲目 ·硇砂》:“硇砂出西戎,形如牙硝,光净者良。”《本草求真·安息香》:“安息香,系西戎及南海波斯国树中之脂,其香如胶如饴,其气馨。”

西戎1922~Xi Rong

contemporary writer,his original name was Xi Chengzheng. Works: An Account of Heroes of Lüliang,Wheat Harvest,etc.

西戎

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周初称“西土之人”。后指以犬戎为主的西北各少数民族。《尚书·禹贡》:“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包括的范围很广。“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豲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包括今陕西关中以北至甘肃、宁夏黄河以东、以南的各少数民族。战国时先后并于秦,秦设上郡及北地、陇西二郡管辖。汉代称其后裔为“秦胡”。魏、晋时泛指西方(包括西域)各少数民族。

西戎

古代西北部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西戎

我国古代西北戎族的总称。《尚书·禹贡》指织皮、昆仑、析支、渠搜。皆穿皮毛。居于今甘肃西部。 《史记·匈奴传》指春秋时绵诸、绲戎、翟䝠、义渠、大荔、乌氏、胸衍等。原分布在黄河上游及甘肃西北部,后逐渐东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