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庵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庵集 西庵集诗别集。十卷。孙蕡撰。孙蕡集为蕡被害后其门人所编,未言曾刊刻。传世最早刊本为明孝宗弘治十六年癸亥(1503)金兰馆活字印本。书前有吴郡张习序云:“从旧箧中得《西庵集》一帙,固非全帙而诸体稍备。大理寺正陈公思道、吾郡太守林公思绍皆先生乡人,图欲印行,属校其亥豕,厘为十卷云。”(转引自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此本很少流传。傅增湘所经眼的弘治本后归北京图书馆收藏。传世较多者为九卷本,其中诗八卷、文一卷。《四库全书》所收者即此本。此本题为“姑苏叶初春选”,最早为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间刊本。傅增湘曾取二本而校之,云:“叶本诗凡八卷,其前七卷次第略同,惟取此本(按:指弘治本)卷七中《朝云》、《琪林夜宿》二篇别出为卷八,又增入《祭灶文》等四首为卷九,其于各卷诗什初无去取,而标为选本,何耶?且不独此也,此本七言律诗二卷(活字本为卷八、九,万历本为卷五、六),以万历本详校,不特词句大有差殊,且篇什更为悬绝。因手勘终卷,此本有而万历本无者多至九十一首。是此本不仅以稀见为珍,其坠简遗篇足以补阁本之阙失,为尤足贵也。或疑七律所少近百篇,安知非叶氏选录所遗,何所据而谓之阙失? 然余编稽各卷,凡五、七言古诗以及歌行、乐府、近体之属,以二本相校,篇章未尝减削,何独于七律严加芟汰? 其为原本所无断可知矣。盖叶氏亦知所得未为完帙,故特题选本以掩迹耳。”(《藏园群书题记》)万历本有而弘治本所无者有七律二首、七绝二首。清宣宗道光(1821—1850)间,蕡之八世孙据万历本加以校勘重刻。卷首附有诗人传记及评论。 ☚ 静居集 北郭集 ☛ 西庵集诗文集。明孙𫊖撰。九卷。蕡字仲衍,顺德(今属广东)人。洪武三年(1370)举于乡,旋登进士。曾官工部织染局使、虹县主簿、翰林院典籍、平原主簿、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既而因尝为蓝玉题画,坐玉党论死。有《孝经集》等。此集乃其殁后,门人黎贞所编。六万八千字。蕡于元末明初之际,为诗独具古格,无绮靡之风。《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其诗“虽神骨雋异不及高启,而要非林鸿诸人所比。”于明初诗坛上有一定地位。有《四库全书》本。《自明诚丛书》(仅收八卷,题名为《孙西庵集》)本。 西庵集九卷。明孙蕡 (1338—1393)撰。孙蕡,字仲衍,广东南海人。洪武三年 (1370)举于乡,旋登进士。授工部织染局使,迁虹县(今安徽泗县)主簿。召入为翰林院典籍。出为山东平原主簿,坐累逮系。旋释之,规为江苏苏州经历。复坐累戍辽东。洪武二十六年 (1393)因牵连蓝玉案被捕杀。著有《西庵集》九卷。现存有弘治十六年(1503)金兰馆活字印本,凡十卷,集前有张习序。是编为万历十五年(1587)叶初春刻。凡九卷。其中诗八卷,文一卷。前有黄佐、叶春及所撰小传,称孙蕡著述甚富,自兹集外,尚有《通鉴前编纲目》、《孝经集善》、《理学训蒙》、《和陶集古律诗》。其《孝经集善》宋濂为之序。孙蕡没,诸书散佚。其诗文行世者为门人黎贞所编。孙蕡当元季绮靡之余,其诗独卓然有古格。虽神骨隽异不及高启,仍非林鸿诸人所及。胡应麟《诗薮》称其“为岭南派之首。”才情烂漫,尤善作七言歌行,清圆流丽,挥洒自如,如《紫骝马》、《下瞿塘》等皆各具特色。朱彝尊 《静居志诗话》则认为其“诗行尤琳琅可诵,微嫌繁缛耳。”是编还被收入《四库全书》。 《西庵集》xi ’an jiA Collection of Xi’an→杨果 (Yang Guo)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