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西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西宁

西宁

羌中道与唐蕃古道重镇。在今青海省会西宁市。是“右控青海,左引甘凉,内屏河兰,外限羌戎”的军事重地,有“西海锁钥”之称。宋崇宁间设西宁州,元因之。明置西宁卫。清为西宁府,府治西宁县。原属甘肃,1928年划归青海,1944年设西宁市。境内有*北禅寺、*东关清真寺等古迹。

☚ 碾伯   湟中 ☛
西宁

254 西宁

青海省省会。位于青藏高原东北,周围群山环抱,是通往西藏和青海腹地的交通要道。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秦汉时称“湟中地”,东汉称西平郡,北魏时称鄯州,宋朝称青唐城,1104年改为西宁州,此后一直沿用西宁。市内东关清真寺,是西北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塔尔寺座落在西宁市西南25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喇嘛寺之一,也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等学府之一,并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培养高级僧侣和藏蒙科技人材。青海湖距西宁约100多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咸水内陆湖。

☚ 兰州   银川 ☛
西宁

西宁

古时名城。今为青海西宁市。古为西戎地。后汉建安中置西宁郡,东晋隆安中为南凉国都,后废。宋崇宁三年 (1104年) 置西宁州,元因之,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置西宁卫,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置西宁府。原有城,明洪武十九年改筑,城周八里余,设四座城门。东关外有郭,周长一里余,设门三座。有西宁县附郭。今存东关清真大寺及北山寺等古迹。

☚ 拉萨   兰州 ☛
西宁

西宁Xining

青海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青藏高原上最大的工业城市。在青海省东北部湟水中游谷地,大通河、南川河与湟水汇合处,兰青铁路、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在此交会。全市辖4区1县,总面积3 45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建成区51平方公里。1988年底市区非农业人口53.67万人。有汉、回、蒙、藏、土、撒拉、东乡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23.19%。西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高原古城。从公元前121年汉在西宁建军事堡垒——西平亭起,距今已有2000余年。东汉置西都县,为西平郡治。唐为鄯城县,五代为青唐城。宋为西宁州,这是历史上西宁这一地名之始,以后沿用至今。明代改置西宁卫,清改西宁县。1929年青海建省,西宁为省会。1944年设西宁市。西宁扼青藏高原东北门户,东沿湟水顺流而下可通中原,西翻日月山可通西藏,自古以来为内地通往西藏、西康(川西一带)的交通要道。同时又是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南线重要道口,素有“天河锁钥”、“青海咽喉”之称。西宁又为汉藏两族重要交易场所,青海额鲁特蒙古及阿里克等40姓土司与汉人亦互市于此。所以西宁在1949年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商业消费性城市,所谓“八大工厂”也仅是制造一些简易火柴和肥皂之类产品的作坊式手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兰青铁路的通车,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如今西宁已形成以机械、纺织、冶金、电力、食品、重化工业为骨干,兼有皮革水泥、电子、化肥、造纸、制药、汽修、粮油加工等门类的工业体系。1988年全市拥有工业企业551个,工业总产值20亿元。主要工业产品有机床、汽车、钢材、精铝制品、地毯、毛线、长毛绒、呢绒、食品、服装、鞋帽、皮革皮毛制品、硫酸、骨胶等680个品种。其中许多被列为省、部和国家名优产品系列。如西宁青海汽车制造厂生产的“青海湖”牌汽车,质量优良,深受国内用户欢迎;西宁青海毛纺织厂以著名的“西宁毛”为原料,生产的毛线、长毛绒、毛毯等,在国内外市场有很高的声誉。近年西宁正在开发铝、硅铁、铬铁、碳化硅、碳酸锶、氟化盐、电石、硫化碱等一系列新产品。西宁是全省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集中地,著名的有高原医学、高原生物、高原工程机械等具有高原特色的研究所和民族学院、青海师范大学等。名胜古迹有北禅寺、南禅寺、东关青真大寺、虎台等。

☚ 石咀山   格尔木 ☛

西宁

青海省省会。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湟水中游谷地。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城南郊建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