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头供奉官宋从八品武阶官名。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改称秉义郎”。为三班小使臣之一,武臣第四十六阶。 西头供奉官宋从八品武阶官名。政和二年(1112年),改称“秉义郎”。为三班小使臣之一,武臣第四十六阶。 西头供奉官宋初武臣本官阶。为小使臣之一, 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易以武阶官之名,称秉义郎。 西头供奉官内侍官称、阶官名。属南宋内侍八阶列。北宋元丰八年,入内、内侍二省内西头供奉官被定为诸内侍级第三级,视武阶西头供奉官(小使臣)。政和二年九月改内侍官名,易为左侍禁阶;靖康元年罢,复旧称;为南宋内侍常调八阶第三阶。从八品(资料出处参“南宋内侍阶官”条)。并参“入内内侍省内西头供奉官”、“内侍省内西头供奉官”诸条。
西头供奉官武阶名。属三班小使臣阶列。唐高宗永徽(650—655)以后,大明宫皇帝侍从称东头供奉宫,原大内太极宫侍从称西头供奉官(《梦溪笔谈》卷1)。位次于东头供奉官,而在左、右侍禁之上,叙迁则转东头供奉官。政和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其阶名易为秉义郎(《宋诏令》卷163《改武选官名诏》)。余与“东头供奉官”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