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西夏木缘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西夏木缘塔

西夏木缘塔

西夏木雕。1977年发现于甘肃武威市西郊林场西夏墓。共四座,三座已残,一座较完整。塔由基座、身、刹、顶四部分组成,通高约75厘米。基座平面呈八角形,四级,饰红色。塔身八角形,用长34厘米、宽12.5厘米、厚2厘米的八块木板合成,表面涂以蓝色。用黄色书写梵文咒语,用汉字注明经咒名称。上缘彩绘斗拱图案。塔刹底部有八块小木板组成围栏,面涂红色,刹座绘卷草纹饰。塔顶以八块平面呈近三角形的曲形板组成,每块板表面上下分别绘云纹图案,中部书朱红色梵文,木板里面墨书汉文: “故考妣西经略司都案刘德仁,寿六旬有八,于天庆五年岁次戊午四月十六日亡殁,至天庆七年岁次庚辰(申)□夏十五日兴工建缘塔,至中秋十三日入课讫。”此塔制作精细,在国内罕见。现藏甘肃武威地区博物馆。

☚ 磨嘴子木鸠   罗布泊木人像 ☛
西夏木缘塔

西夏木缘塔

西夏木雕。1977年发现于甘肃武威市西郊林场西夏墓。共四座,三座已残,一座较完整。塔由基座、身、刹、顶四部分组成,通高约75厘米。基座平面呈八角形,四级,饰红色。塔身八角形,用长34厘米、宽12.5厘米、厚2厘米的八块木板合成,表面涂以蓝色。用黄色书写梵文咒语,用汉字注明经咒名称。上缘彩绘斗拱图案。塔刹底部有八块小木板组成围栏,面涂红色,刹座绘卷草纹饰。塔顶以八块平面呈近三角形的曲形板组成,每块板表面上下分别绘云纹图案,中部书朱红色梵文,木板里面墨书汉文: “故考妣西经略司都案刘德仁,寿六旬有八,于天庆五年岁次戊午四月十六日亡殁,至天庆七年岁次庚辰(申)□夏十五日兴工建缘塔,至中秋十三日入课讫。”此塔制作精细,在国内罕见。现藏甘肃武威地区博物馆。

☚ 磨嘴子木鸠   罗布泊木人像 ☛
西夏木缘塔

西夏木缘塔

1977年6月,在武威市西郊林场发现西夏时期墓葬两座。墓为单室砖墓,墓门为单层砖拱形券顶,墓室四壁为平砖叠砌,墓顶呈圆锥形,底部平铺一层条砖。两墓后端均设二层台,台上用石灰抹面。墓出土大量随葬品,并发现木缘塔四座,三座已残,一座较为完整。该塔置于2号墓后端二层平台上。通高76厘米, 分塔座、塔身、塔顶和塔刹四部分。塔座四级八角形, 涂红色。塔身用长34、宽12.5、厚2厘米的8块木板组成,表面涂饰蓝色,上书黄色梵文经咒。塔身顶部另用8块小木板榫卯,表面涂红色,画斗拱图案。塔顶以8块近似三角形的弯曲木板组成,骑缝用曲线木条粘接,木板下部均绘有云气纹,书梵文字一。塔刹底部周围由8块小木板组成围栏,面涂红色,刹另制,中心有圆轴与塔顶串连,底座周围绘卷草纹,上有二道相轮,刹顶微残。塔顶内木板上墨书题记“故考任西经略司都案刘德仁,寿六旬有八,于天庆五年岁次戊午四月十六日亡殁,至天庆七年岁次庚辰□夏十五日兴工建缘塔, 至中秋十三日入课讫。”由于受佛教影响,西夏多实行火葬,木缘塔为盛放骨灰之用。该塔对研究西夏时期的官职、葬俗、宗教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并制作精致,保存完整,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确认为“国宝”。现藏武威地区博物馆。

☚ 旱滩坡墓群   皇娘娘台遗址 ☛
000033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