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裴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裴頠267—300

西晋大臣、哲学家。裴秀子。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少以博学通古知名,兼明医术,善于谈论。初袭父爵高阳亭侯,太康二年(281年)征为太子中庶子,后任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在诛灭外戚杨骏中有功,累迁侍中。曾奏请修国学、刻石写经。又建议改定度量衡制度,先改太医衡器以准药量。迁为尚书左仆射,曾谋废贾后,因司空张华、侍中贾模惧祸作罢。赵王伦阿谀贾后,遭頠鄙视。伦多次求官,又为頠与张华所不许。结怨甚深,后被伦所杀。在哲学思想上,反对何晏、王弼之“贵无”说,深患时俗放荡,崇尚清谈,不尊儒术等现象,乃著《崇有论》。该文批判了玄学唯心论,以为“无”不能产生“有”,且于事无益,“欲收重泉之鳞,非偃息之所能获也,陨高墉之禽,非静拱之所能捷也”。承认世界的根本是“有”,纷繁的事物皆有理可寻,可以认识。论证了长幼贵贱之序的绝对必要。该文今存《晋书》本传,另著《辩才论》。

裴頠/女史箴

☚ 灶屋铭   裴頠 ☛

裴頠

裴頠

裴頠(267~300),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博通多闻,兼明医术。以“言谈之林薮”见称于时。官至尚书左仆射。为赵王司马伦所杀,年仅三十四岁。曾奏修国学,刻石写经。深患时俗放荡,不尊儒术,反对王弼、何晏的“贵无”学说。著作有《崇有论》,是重要的哲学著作。其《女史箴》,载于《文选》。

☚ 裴頠   女史箴 ☛

裴頠267~300

晋代哲学家,兼明医术。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反对玄学清谈,医药上重视药物的治疗效果,主张革新。

裴頠267—300

西晋哲学家。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属山西绛县)人。出身士族。曾任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尚书左仆射等职。《晋书·裴頠传》称裴頠通博多闻,兼明医术,自少知名,时人称为“言谈之林薮”,“若武库五兵纵横”。雅望素隆,后为赵王司马伦所杀。裴頠对当时放荡虚浮的风气十分不满,并认为何晏、王弼的“贵无”说为“遗制”、“忘礼”,故作《崇有论》与之辩驳。指出“贵无”论者“薄综世之务,贱功烈之用,高浮游之业,卑经实之贤”,结果必将破坏为政。他说:“贱有则必外形,外形则必遗制,遗制则必忽防,忽防则必忘礼。礼制弗存,则无以为政矣”(《崇有论》)。解释老子的“贵无”为教人节制欲望,不放肆,“收流遁于既过,反澄正于胸怀”。裴頠还著有《贵无论》。《世说新语·文学篇》引陆机《惠帝起居注》:“頠著二论,以规虚诞之弊,文词精富,为世名论。”此中“二论”即为《崇有论》、《贵无论》。《贵无论》已佚。《崇有论》保存在《晋书·裴頠传》中,并收入《全晋文》。

裴頠

045 裴頠267—300

西晋哲学家。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属山西绛县)人。主张“崇有论”以反对何晏、王弼的“贵无”学说。认为“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提出“济有者皆有也,虚无奚益于已有之群生哉!”强调事物各有特点,皆有所资借:“偏无自足,故凭乎外资。”认为每一种物的生存,都有可寻之理,而理又体现于物,成为存在:“理之所体,所谓有也。”指出“心非事也,而制事必由于心; 然不可以制事以非事,谓心为无也。”批判老聃讲“‘有生于无’,以虚为主,偏立一家之辞,岂有以而然哉?”指出“贵无”论的结果是:“贱有则必外形,外形则必遗制,遗制则必忽防,忽防则必忘礼,礼制弗存,则无以为政矣!”著作除《崇有论》外,其他均佚,残文散见于《晋书》 等书中。

☚ 郭象   葛洪 ☛

裴頠

047 裴頠

西晋哲学家。博闻多识,善谈名理。反对当时盛行的玄学清谈和虚无放荡。主张“立言在乎达旨”,“形器之故有征,空无之意难检。辩巧之言可悦,似象之言足惑”,认为立言在于阐明意旨,理由须有验证,反对诡辩与似是而非之说。著作除《崇有论》外,其余皆佚。

☚ 鲁胜   欧阳建 ☛

裴頠267—300

西晋哲学家,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属山西绛县)人。官至尚书左仆射。患时俗放荡,儒术冷落,以崇有论反对何晏、王弼贵无之说。认为万物自生,“济有者有也”,反对于万有之上寻找世界本体,抨击“旷达”之习,“放达”之风。主张以儒学治天下,以正衰败之世。著作除《崇有论》外,其他均佚。

裴頠267~300

西晋哲学家。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山西)人。士族出身。通博多闻,兼明医术,以“言谈之渊薮”见称于时。官至尚书左仆射。34岁时为赵王司马伦所杀。曾奏请修国学,刻石写经,建议改定度量衡制。深患时俗放荡,不尊儒术,著有《崇有论》,反对何晏、王弼的“贵无”学说。提出“始生者,自生也”,“济有者皆有”,“夫至无者,无以能上”等命题,认为“无不能生有”,“有”是万物存在和变化的基础,并从肯定“有”,即肯定事物的客观存在中,论证了“长幼之序”、“贵贱之级”的绝对必要。著作除《崇有论》外,均佚。

裴頠267~300Pei Wei

philosopher and proser of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裴頠267—300

西晋哲学家。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通博多闻, 兼明医术。以“言谈之林薮”见称于时。官至尚书左仆射。为赵王司马伦所杀,年仅三十四岁。曾奏修国学,刻石写经,并建议改定度量衡制。深患时俗放荡,不尊儒术,反对何晏、王弼等“援老入儒”的“贵无”学说。著有《崇有论》。

裴頠267—300

西晋思想家。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著名士族。裴秀之子。历官国子祭酒、左军将军、尚书左仆射等。为赵王伦所杀。著《崇有论》,反对清谈玄学,认为“贵无”学说破坏了名教和社会秩序。主张“有”才是世界的根本,“道”是万有的总合。万有虽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却有理可循。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