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裴松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裴松之公元372——451

字世期,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官至中书侍郎。少即通《论语》、《毛诗》。元嘉(公元422——453)年间,奉诏注《三国志》,上搜旧闻,傍摭遗逸,广采群书,除对原书作大量补充外,还对其中所载详加考辩,纠正纰缪,注文比原文多出数倍,保存了大量的史料,开创了作注的新天地。另撰有《集注丧服经传》,今不传,清人有所辑录。

裴松之

138 裴松之372—451

史学家。字世期,东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历任尚书祠部郎、国子博士等职。刘宋时,历任中书侍郎,永嘉太守、太中大夫等职。429年,宋文帝以陈寿《三国志》失于简略,命松之为之作注。松之博采群书140余种,对《三国志》进行“补其缺漏”、“条其同异”、“正其谬误”、“论其得失”,注文比正文多出3倍,开创了注史新例,另有著作《晋纪》等五种,皆已亡佚。其子裴骃,亦善注史,有《史记集解》行于世。

☚ 司马彪   范晔 ☛

裴松之372—451

南朝宋史学家。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曾任中书侍郎、永嘉太守等职。奉文帝命为陈寿《三国志》作注。博采群书200种,注文多出原书3倍,随处补缺、纠谬、录异、论辨,开创了史注新例。另著有《晋记》、《宋元嘉起居注》等。

裴松之372~451

南朝宋史学家。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人。士族出身。曾任国子博士、永嘉太守等职。元嘉六年(429年),宋文帝使注晋陈寿《三国志》。遂博采群书140余种,以补缺、备异、惩妄、论辩等为宗旨,注文较正文多出3倍,开创了作注的新例,保存了大量史料。另著有《晋纪》和文论。其子裴駰,也以注史著称,有《史记集解》传世。

裴松之372~451Pei Songzhi

historian and man of letters of the Song Dynasty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裴松之371—451

字世期,晋末宋初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他博览群书,立身简素。安帝义熙初,为吴兴故彰令。刘裕北伐,松之为司州主簿。宋武帝即位,召回,历为零陵内史、国子博士。元嘉三年 (426) 兼散骑常侍,使湘州。宋文帝让他注《三国志》,元嘉六年(429)完成。出为永嘉太守,勤恤百姓,吏民安居乐业。后又出为南琅邪太守。元嘉十四年 (437)致仕。二十八年 (451)死,年八十。松之注 《三国志》,子裴骃注 《史记》,并行于世。

裴松之372—451

南朝宋史学家。字世期。闻喜(今属山西)人。博览坟籍,立身简素。曾任国子博士、永嘉太守等职。元嘉六年(公元429年),召为太子洗马,转中书侍郎。奉宋文帝命注陈寿《三国志》,他搜集传记、广增异闻,博采群书一百四十余种,保存下大量史料,注文较正文多出三倍,开创了作注的新例。出为永嘉太守,后为国子博士,进太中大夫。其子裴骃,也以注史著称,著有《史记集解》。

裴松之372—451

南朝宋史学家。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历官尚书嗣部郎、中书侍郎、永嘉太守、南琅邪太守、太中大夫、国子博士等。博采群书二百十种,在补缺、备异、惩妄、论辨的原则下为《三国志》作注。注文达原文的三倍,所引材料,首尾完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开创了作注的新例。元嘉六年(429)告成,上奏文帝,被誉为不朽之作。曾参与《宋书》的修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