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装聋作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装聋作哑 装聋作哑汉族明代帝王传说。相传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在南京建造金銮宝殿,宝殿刚刚在油漆他就要去看看。刘伯温事前对两个油漆匠说,“万岁要来,你们一个装聋,一个做哑,不然命就没了。”一会朱元璋独个跨进宝殿,面对金碧辉煌的大殿,诗兴大发,信口念道:“原指望沿街抢掠,哪知道弄假成真。”吟罢,一阵大笑。忽然抬头看见房檐上有两个漆工,脸色骤变,他怕自己那句“沿街抢掠”被他们听去,便让他们下来。弄了半天,两个人一个是聋子,一个是哑子,朱元璋心想,聋子什么也听不见,哑子听见了也说不出去,这才免他俩一死。 ☚ 明太祖的忌讳 朱元璋画像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装聋作哑 假装耳聋口哑。指有意置身事外,不闻不问。张爱玲《创世纪》:“明知祖母没有不知道的,不过是~,因为没说穿,还是不能不鬼鬼祟祟。” 〔变式〕装聋装哑 装聋作痴 〔近义〕装疯卖傻 〔辨析〕见“装疯卖傻”(778页)。 〔俗语〕耳朵眼里塞棉花——装聋作哑
装聋作哑 对至关重要的事情,故意遮掩搪塞,装成不知或漠不关心,巧妙转移注意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有一个情报小组,在中途岛战役之前破译了日本侵略军大本营的密码电报,得到日军海上作战部署的确切情报,美国立即采取了防备措施。这时一个嗅觉灵敏的美国记者,却把这情况在报纸上捅了出去。此事对美国非常不利,只要美国有所反应,就会随时引起日方的警觉,可能重新更改密码或调整部署。对这么严重的泄露国家军事机密的事件,罗斯福却装聋作哑,置若罔闻,既没有责令追责,也不兴师问罪,更没有因此再调整军事部署。结果,此事没有引起日方注意,中途岛之战美国得以取胜。 难得糊涂本是郑板桥在尔虞我诈的封建官场上消极的处世哲学的信条。后来也作为政治权术不可忽视的一条。在复杂的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斗争中,在一定场合下,假装糊涂也是必要的,可以避免对方的警觉。 装聋作哑假装聋哑。故意装作不知道。元曲中常见此语。马致远《青衫泪》四折:“可怎生装聋作哑?”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三折:“一个悄悄冥冥,一个絮絮答答,却早禁住隋何,迸住陆贾,叉手躬身,装聋作哑。” 关于“装聋作哑”,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得了天下,定都南京后,踌躇满志,大兴土木,建宫殿,造楼阁。一天,朱元璋率文武大臣巡视正在建造的金銮殿,进殿一看,只见金銮殿造得富丽堂皇,不禁心花怒放,脱口而出:“想当年,俺打家劫舍,没想到有今天。”话音刚落,抬头才看见梁上有一个油漆工和一个雕刻工正在干活,朱元璋知道自己“失言”,一旦传出,有伤龙颜,于是就令御林军将二人拉下来推出斩首。站在一旁的军师刘伯温见朱元璋滥杀无辜,实不忍心,就向那二人指指耳朵和嘴,这两个能工巧匠顿时明白,便一个指着耳朵摇头,一个指着嘴巴摆手。朱元璋见状不明其意,刘伯温上前禀道,“他们一个是聋子,一个是哑子。”朱元璋略有所思,便挥手赦免了他们。 装聋作哑zhuānglóng-zuòyǎ假装聋哑。故意装作不知道。元曲中常见此语。马致远《青衫泪》四折:“可怎生装聋作哑?”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三折:“一个悄悄冥冥,一个絮絮答答,却早禁住隋何,迸住陆贾,叉手躬身,装聋作哑。” 耳朵塞棉花装聋作哑 装聋作哑 装聋作哑装着耳聋口哑。形容故意置身事外,不闻不问。 ☚ 置之不理 坐观成败 ☛ 对事情不关心 对事情不关心掩耳 不闻不问 不问不闻 ☚ 不关心 不过问 ☛ 不管 不管管你 管他 不问 不拘 另见:不负责 不关心 不过问 放纵 冷淡 任意 ☚ 不管 对事情不管 ☛ 装糊涂 装糊涂装蒜 打模糊 装猪吃象 装洋吃相 装佯吃相 装佯吃象 装蟒吃象 装葱卖蒜 ☚ 假装 装样子 ☛ 装聋作哑zhuāng lóng zuò yǎdissemble; feign deaf-mutism (/ignorance); act as a dummy; play(/pretend to be)deaf and dumb; pretend to be ignorant of sth 装聋作哑zhuānɡ lónɡ zuò yǎ假装耳朵聋,嘴巴哑。形容故意不予理睬某事或置身度外。pretend to be deaf and dumb, feign ignorance, play deaf and dumb 装聋作哑zhuāng lóng zuò yǎ【解义】假装耳聋口哑。形容故意不理睬,装作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 装聋作哑《辞源》此语作“粧聋作哑”,其源例云:《元曲选·马致远〈青衫泪〉四》:“则这白侍郎正是我生死的冤家,从头认都不差,可怎生粧聋作哑。”也作“粧聋做哑”。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三折:“叉手躬身,粧聋做哑。” 装聋作哑zhuāng lóng zuò yǎ假装耳聋口哑。形容故作不知。元·王实甫《西厢记·张君瑞害相思》三:“一个悄悄冥冥,一个絮絮答答。却早禁住隋何,迸住陆贾,叉手躬身,装聋做哑。” 装聋作哑zhuānɡ lónɡ zuò yǎ装作耳聋口哑。形容故意置身事外,不闻不问。元·马致远《青衫泪》四折:“则这白侍郎正是我生死的冤家,从头认都不差,可怎么装聋作哑?” 装聋作哑zhuānɡ lónɡ zuò yǎ【释义】故意不理睬,只当不知道。 装聋作哑zhuānɡ lónɡ zuò yǎ假装耳聋口哑。指有意置身事外,不闻不问。张爱玲《创世纪》:“明知祖母没有不知道的,不过是~,因为没说穿,还是不能不鬼鬼祟祟。” 装聋作哑zhuāng lóng zuò yǎ指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装聋作哑zhuānglóng-zuòyǎ假装聋子、哑巴。指故意装糊涂,或装作没听到,不知道,置身于事外。 装聋作哑zhuānɡ lónɡ zuò yǎ装成聋子和哑巴。 装聋作哑zhuāng lóng zuò yǎ也作“装聋做哑”、“装聋装哑”。假装聋哑。谓故意装作不知道。 装聋作哑zhuang long zuo ya假装又聋又哑。形容故意装作不知晓,不理睬,置身事外。 装聋作哑 讳莫如深zhuāng lóng zuò yǎ;huì mò rú shēn讳:隐瞒。形容对某件事不敢直说,隐瞒得很深。梁秉堃《也说稿酬》:“当时,人们对此心里很是有气,一位同行在私下断言:‘不给稿酬,文艺繁荣不了!’但是在公开场合只能~。” 装聋作哑 噤若寒蝉zhuāng lóng zuò yǎ;jìn ruò hán chán噤:闭嘴;寒蝉:深秋的知了不再鸣叫,装作耳聋与哑巴,什么都看不见,听不到,闭上嘴像知了那样不鸣不叫。比喻人不敢说话,内心恐惧怕事。任光椿《戊戌喋血记》第二十一章:“光绪见奕劻、荣禄等都~;载漪、载勋等又凶横跋扈,怒目相视;……他知道大势如此,已经无法阻拦了,只得放开许景澄的手,默默地回到御座上去。” 装聋作哑 忍气吞声zhuāng lóng zuò yǎ;rěn qì tūn shēng比喻不敢面对现实,只能受气忍耐。罗蝶《不会花钱的女人》:“听说她是因丈夫有外遇而提出离婚的。这年头,坐视丈夫有‘婚外情’而~的女人多的是。” 一言不发 不置可否yī yán bù fā;bù zhì kě fǒu可:行;否:不行。指对某件事一句话也不说,不说行,也不说不行。万子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帕瓦罗蒂则对这场争论~,采取褒贬由他,任人评说的超然态度。” 装聋作哑zhuānglóng-zuò yǎ假装耳聋口哑。指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以便置身事外。 41RK【装聋作哑】zhuāng lóng zuò yǎ假装聋哑。形容故意不理睬,只当什么也不知道。也作“装聋做哑”。 装聋作哑zhuānglóng-zuòyǎ〔并列〕 ❶假装聋哑人。[例]这两人比划一通,明眼人还是看出了他俩~的伎俩。 装聋作哑zhuāng lóng zuò yǎ装:假作。即装作耳聋口哑。形容故意装作不知道,置于脑后不予理睬。也作“装聋装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