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nà yī见“衲袍” 。 (例) ❶头戴一顶老蓝毡笠,身穿一领毛皂衲衣。(三十二·406·) ❷客路怯孤单,衲衣容易寒。(五十九·753·) 衲衣nà yī僧衣。贯休《深山逢老僧》:“衲衣线粗心似月,自把短锄锄榾柮。” 衲衣 衲衣nàyī┃━ 僧衣。代指僧侣。宋·梅尧臣《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诗:“野策过寒水,山童护衲衣。” ☚ 衲师 衲衫 ☛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僧服 > 衲衣 衲衣 nàyī 省稱“衲”。亦作“納衣”。亦稱“糞掃衣”。用廢棄的破舊布片拼綴而成的僧衣。原爲僧衣泛稱,後據其來源稱“糞掃衣。”《智度論》:“比丘曰:‘佛當著何等衣?’佛言:‘應著衲衣。’”《大乘義章》十五:“言納衣者,朽故破弊,縫納供身。”南朝梁·釋慧皎《高僧傳·釋慧持》:“持形長八尺,風神俊爽,常躡草屣,納衣半脛。”唐·貫休《深山逢老僧》詩之一:“衲衣線粗心似月,自把短鋤鋤榾柮。”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大寳積經·糞掃衣》:“常拾取人間所棄糞掃中破帛,於河澗中浣濯令淨,補納成衣,名糞掃衣,今亦通名納衣。” 袍子 袍子袍(袍服;袍襕;衣袍;旗~;棉~;皮~,敞~) 袍服和外褂:袍褂 男子穿的中式长衣:长袍 旧时男子所穿的长袍马褂:袍褂 古代妇女的上等长袍:袿(袿衣;袿袍;袿裳;袿襡) 道士穿的袍:道袍 云袍 衲衣 缀上领圈的道袍:裰领道袍 民族双襟长袍:袷袢 白袍:鹄袍 白色绸袍:霜袍 宽袖的长袍:海青 全用新丝绵所铺的袍:襺 衬里的袍:襦袍 用皮做的袍:皮袍 韦袍 用碎布料缝缀的袍:衲袍 以乱麻为絮的袍:缊袍 (中式的长衣服:袍子) ☚ 袄子 内衣 ☛
不好的衣 不好的衣旧衣:旧裳 出售的旧衣或次品新衣:估衣 破旧的衣:烂衫 恶衣 缕衣 敝衣 衲头 穷皮 褴襂 破烂的衣:鹑(鹑衣;鹑服;鹑裾) 破衣烂衫 满是补丁、破烂不堪的衣服:百结鹑衣 补缀过的衣:衲衣 衲头 打过补丁的衣:补衣 补缀很多的衣服:百结衣 粗制的衣:负板袴 粗陋的衣:裘褐 旃褐 草衣(~劣食) 宂衣 粗衣 卑服 苴服 缊缕 缊褐 缊絮 蔀落衣 用葛布做的粗衣:藤衣 简陋粗糙的衣:龙具 粗劣的衣:恶衣 写上淫词秽语的衣:诨衣 ☚ 好的衣 衣服的情况 ☛
有关的事物 有关的事物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小(~儿;~可) 与女子有关的事物:香(~阁;~殒) 与妇女有关的事物:闺(~帷;闺帏) 与佛教有关的事物:禅(~杖;~房;~座) 竺(~学;~干) 佛(~经;~号) 僧(~食) 衲(~衣) 檀(~越;~维) 梵(~门;~宇;~文) 与鬼神有关的事物:阴(~司;~魂) 与帝王有关的事物:星(~闱;~骑) 与旱有关的事物:旱(~伞;~船) 与海上有关的事物:海事 与烟有关的事物:烟(~斗;~农) 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诸若 诸如此比 诸如此类 互有联系的事物:俞脤 互相关联的几个事物:连环(~计) 联环 相互感应或关联的事物:风虎 紧密联系的事物:鼻目 密切相依的事物:唇齿 以某一事物为中心而存在的事物:外围 毫不相干的事物:风牛 风马(风马牛) 连续的多种有关的事物:系(~列;体~;语~) ☚ 汇合在一起的事物 易逝的事物 ☛
各种人的衣 各种人的衣王后所穿的画有雉羽的衣:褕 古代王后六服之一:鞠衣 鞠黄 古代官员穿的衣:绂 金绯 官服 显服蟒袍(蟒袍玉带) 绛衣大冠 纱帽圆领 蟒衣玉带 蟒袍玉带 饰有彩云图案的官服:云袍 古代公服:紫衣 出家人的衣裳:云山衣 道士的衣:黄衣 羽衣 衲衣 鹤氅 道服 道袍 道帔 云袍 黄氅 霓衣 霓裳 霓襟 霞襟 霞帔 仙道所穿的衣服:霞衣 霓裳羽衣 仙人的衣:云裳 霞裾 鸾衣 霓衣 霓裳 鸿衣羽裳 神灵的衣:灵衣 旧时称学子的衣:青领 青衿 衿服儒服 古代赴试举子的衣:麻衣 古代士人的衣:襕衫 古代儒者穿的一种宽袖衣:逢衣 逢掖 远行者穿的衣:征衣 隐居者的衣:草衣 韦布 鸿装 隐士的衣服:霞襟 警察穿的制服:警服 古时穷人穿的衣:褐衣 短褐 裋褐 带索 短衣 短打 短装 贫民所穿的短窄粗衣:竖褐 古时贱役所穿的单衣:穰衣 狱中犯人的衣服:号衣 古时囚犯穿的赤褐色衣服:赭衣 ☚ 上衣 军衣 ☛
僧人 僧人僧(僧家;禅僧;竺僧;男僧;髡僧) 阇 缁衣 髡人 髡夫 髡褐 衲子 衲僧 衲衣 衲客 和尚 和上 丘比 比丘 空侣 释侣 净侣 禅侣 法侣 浮屠 禅客 梵客 毳客 毳锡 乘门 瞿昙 黑衣 方袍(方袍客) 高士阐士 参头 息心客 鹤林友 钵盂精 鬼乐官 和尚的总称:缁(缁侣;缁徒;缁流;缁袍) 僧徒 僧侣 僧众 清众 髡首 桑门 瓶锡 梵衲 秃士 老空人 佛教僧侣:沙门 域外来华的僧侣:梵僧 僧的别称:空门子 梵行先生 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国师 僧人之间的相互敬称:师兄 僧人,僧众:衲徒 尊称僧:慧命 上人 禅师 大师 法师 对僧、尼、道士的尊称:师 有道禅师:禅德 对僧人的敬称:开士 对僧道的昵称:阿练 鄙称僧人:髡囚 髡奴 秃丁 对僧人的蔑称:髡徒 秃奴 贼秃 僧自称:衲 老僧人自称:老衲 僧人自称的谦辞:贫僧 和尚自称的谦词:小僧 道士或道姑的谦称:小道 僧和尼:髡(髡缁) 僧尼 僧道自谦称:贫(贫道) 对僧尼的蔑称:髡牡 僧尼或道士的婉称:出家人 林下人 和尚和居士:鹤林友 僧人和道士:僧道 云水 黄衣 缁黄 髡簪 尊称年长的僧:长老 称老年僧:老僧 缁叟 槁衲 槁师 枯僧 瞿老 髡翁 称年轻僧:沙弥 受过十戒的沙弥:童真
另见:佛寺 信仰 出家 修行 修仙 念经 佛 ☚ 僧尼、道人 各种僧 ☛
僧衣 僧衣衲(衲衣;衲装;衲裙;云衲;青衲;僧衲;禅衲;百衲衣) 染服百纳 纳衣 田衣 禅衣 坏衣 衣裓 兰裓 缁褐 缁袍 禅袍 僧纳 僧裘 僧服的一种:毳衣 僧尼的服装:缁衣 一种僧尼衣:褊衫 朝廷赠的僧衣:紫衣 黑色僧服:缁 僧道在举行宗教仪式时穿的衣:裓 法衣法服 三衣 田衣 横衣 梵服 无尘衣 无垢衣 莲花服 逍遥服鹙子衣 袈裟,僧服:离尘服 离尘衣 僧人披在外面的法衣:袈(袈裟) 迦沙 只衼香裓 袈裟别名:离尘 福田衣 稻田衣 稻田衲 破旧的僧衣:补衲 (男性佛徒穿的衣:僧衣) ☚ 军衣 小儿衣物 ☛ 衲衣nàyī❶僧衣。即“百衲衣”。《南齐书·张欣泰传》:“欣泰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辄游园池,著鹿皮冠,衲衣锡杖。”唐贯休《深山逢老僧》诗:“衲衣线粗心似月,自把短锄锄榾柮。”贾岛《崇圣寺斌公房》诗:“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仁达欲自立,恐众心未服,以雪峰寺僧卓岩明素为众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过膝,真天子也。’相与迎之。己亥,立为帝,解去衲衣,被以衮冕,帅将吏北面拜之。”清黄景仁《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赐袈裟歌》:“铜驼荆棘寻常见,何论区区一衲衣。” ❷道袍。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四·傅山父子》:“乱后,梦天帝赐以黄冠衲衣,遂为道士装。” ❸补缀过多次的旧衣服。泛指破旧衣服。《渊鉴类函》卷三七三:“韩熙载放旷不羁,著衲衣,负筐,令门生舒雅执手板,于诸姬院乞食,以为笑乐。”宋苏轼《次元长老韵》:“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吴淑《江淮异人录·建康贫者》:“时盛寒,官方施贫者衲衣。见其剧单,以一衲衣与之。辞不受。”元虞集《题东坡墨迹后》诗:“所言学得妙莲华,赢得春风对客夸。乞食衲衣浑未老,为题灵塔向金沙。”明屠隆《曼花记·公子寻亲》:“穿芒屩拥衲衣,万里孤身无所倚。”黄姬水《贫士传·刘讦》:“常著谷皮巾,披衲衣,每游山泽辄留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