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丸❶《备急千金要方》卷六方。巴戟天、炮姜、芍药、山茱萸、桂心、远志、细辛、菟丝子(酒制)、泽泻、石斛、黄芪、干地黄、当归、蛇床子、牡丹皮、肉苁蓉(酒浸)、人参、炮附子、甘草各二两,石菖蒲一两,茯苓半两,防风一两半,羊肾二枚。为细末,以羊肾研烂细,酒煮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盐酒送下。功能滋肾通窍。治肾虚耳聋。该方原书无方名,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卷十六补。 ❷《银海精微》卷上方。 ❶石菖蒲、枸杞子、茯苓、人参、山药、泽泻、菟丝子、肉苁蓉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五十丸,盐汤送下。治眼目有黑花,芒芒如蝇翅者。 ❷磁石(火煅,醋淬七次,水飞) 三两,肉苁蓉 (酒浸)、五味子、熟地黄 (酒蒸)、枸杞子、黄柏、菟丝子(酒浸蒸,另研)各二两,楮实子、覆盆子(酒浸)、车前子 (酒浸)、石斛各一两,沉香、青盐(二味另研)各五钱 (或加知母)。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盐汤送下。治血气虚弱而致的目内障。 ❸泽泻、细辛、菟丝子 (酒浸)、炒五味子各一两,山药一两五钱,熟地黄、茺蔚子各二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盐汤送下。治目暗疼痛,并防变黑风内障。 ❸《银海精微》卷下方。人参、茯苓、细辛、五味子、桔梗、肉桂、青盐各一两,山药、柏子仁、知母、黄柏各二两,干地黄一两五钱。为末,炼蜜为丸,每服三十丸,空腹白水送下。治目外障,黑翳如珠。 ❹《幼科发挥》卷三方。人参、白术、炙茯苓、粉甘草、白芍药 (酒炒)、黄芪 (蜜炒)、当归身、陈皮、山药、莲子肉各一两,神曲五钱,肉桂二钱五分。为末,荷叶水煮粳米为糊丸,麻子大,米汤送下。治小儿乳食伤胃而致的脾虚证。 ❺《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 ❶人参、茯苓、细辛、五味子、肉桂、桔梗各一两,山药、柏子仁各二两半,干地黄一两半。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腹,茶水送下,治目外障,黑翳如珠。 ❷巴戟天、山药、炒补骨脂、牡丹皮、茴香各五钱,肉苁蓉、枸杞子各一两,青盐二钱半。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盐汤送下。治圆翳内障。 ❻《审视瑶函》卷五方。杜仲(姜汁炒)、牛膝(酒洗)、陈皮各二两,黄柏 (盐水炒)、龟甲(酥制)各四两,五味子一两(夏季选用),炒干姜五钱(冬季选用)。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盐汤送下。治两目神水将枯。 补肾丸 《千金要方》卷六【组方药物】 山茱萸 干姜 巴戟天 芍药 泽泻 桂心 菟丝子 黄芪 干地黄 远志 蛇床子 石斛 当归 细辛 苁蓉 牡丹 人参 甘草 附子各60克 菖蒲30克 羊肾2枚 防风45克 茯苓90克 【制剂用法】 上药23味,研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饭后服15丸,日服3次,加至30~40丸止。 【主要功效】 补肾聪耳。 【适应病证】 肾虚耳聋,耳鸣。 【编者按语】 原书无方名,此据《三因方》卷十六补。本方又名“羊肾丸”(《世医得效方》卷十)。
补肾丸 《丹溪心法》卷三【组方药物】 熟地黄 菟丝子(酒浸)各240克 归身105克 苁蓉150克(酒浸) 黄柏(酒炒) 知母(酒浸)各30克 故纸15克(酒炒) 山萸肉10.5克 【制剂用法】 上药8味,为末,酒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 【适应病证】 虚劳,阴虚火动,眩晕耳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