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行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行省

(一) 古代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称行省。亦指该省官。宋陆游 《剑南诗稿》十八 《纵笔》诗:“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 (二) 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的名称。元代除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外,又在河南,江浙、湖广、陕西、辽阳、甘肃,岭北,云南等处创设十一行中书省,作为普遍分设全国各地区的中央政务机构,简称十一行省,置丞相; 平章等官以总揽该地区的政务。明清以后虽不采用行中书省的制度,而行省之名已在习惯上即代表大行政区。沿用至今。《明史·职官志五》:“明初,又于各行省置都镇抚司,设都镇抚,副镇抚,知事”。

行省

“行中书省”的简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名。南宋、金时已有行台(即行省)之称。行省初为中央派出机构,后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单位。元代设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又在全国遍设行中书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关。元世祖时设11个行省,其体制如同中央的中书省,也设丞相、平章、右左丞、参知政事等官,掌管全省军政大事。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并分置总管、府尹、县尹等官。明初将元代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仍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沿用“行省”之称,并简称为省。清代仍以省作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有的长官称总督和巡抚。总督统辖数省,巡抚仅辖一省。清代行省由18个增至22个。省作为行省的简称一直沿用至今。

行省

行省

官署名。元、明代中书省派在外总管几路州县政令者称行中书省,亦简称行省。(见:行台、行中书省)

☚ 行台   行部 ☛
行省

行省

元代行政区域。元代将全国各地区分别置于中书省和行省管辖之下。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中书省辖区之外有行省十一: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河南行省、陕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征东行省。省及行省下辖路,府、州、军、安抚司、县等。计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此外在今青藏川西地区由宣政院直接统治,下设若干万户部和宣慰司、宣抚司等多级政权组织形式,维持少数民族原有统治形式。在巴尔喀什湖以南地区设察合台后王封地。

☚ 路府州   直省 ☛

行省

见“行中书省”。


行省

元代除中书省直辖京师附近地区外,在全国各地设十一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各设丞相、平章等官,总揽行省政务。明除两京直辖外,改设十三 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仍称行省,简称省。清以后增至二十二行省。

行省

见“行中书省”。

行省

行中书省的简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