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

简称“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审查和确认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同时,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附带解决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律上有关联的民事纠纷的活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将两种不同性质且又相关联的诉讼纳入同一过程,对数个相关联但又不同性质的争议的一次性处理。这类诉讼有以下特点:(1)两种不同性质的在法律上有关联的诉讼请求的并案审理。一种是行政诉讼,一种是民事诉讼,实际是两种诉的合并。(2)以行政诉讼为主诉和前提的。行政附带民事,即以行政诉讼为主诉,民事诉讼为辅诉,行政诉讼是民事诉讼解决的先行与前提条件。没有行政诉讼就不可能存在附带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只能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提起。(3)人民法院不是将这些具有一定关联性但又不属于同一诉讼系列的若干诉讼请求分案处理,也不是合并审理,而是将这些诉讼请求并案处理。(4)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原则与单一的行政或民事诉讼均不同。在审理中,除应遵循诉讼法的一般原则外,审理行政部分时应遵循行政诉讼法的特别原则,审理民事部分时,应遵循民事诉讼法的特别原则。关于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各国规定不同,我国理论界的看法也不一。无论从理论还是司法实践看,只有将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民事或经济方面的诉讼请求纳入同一审理过程,才有可能实现诉讼经济和避免矛盾冲突。因此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应当宽些。由于行政赔偿诉讼不宜确定为民事诉讼,因此,行政赔偿诉讼不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对象。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

简称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指专门司法机关在进行行政诉讼活动中,根据当事人申请,为处理行政机关的不当或违法行政决定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而进行的合并审理的诉讼活动。它是由行政诉讼派生的,将解决争议与之相关的民事纠纷纳入同一过程的诉讼活动。其特征是: (一) 当事人提出具有关联性的两种性质的诉讼请求,一部分诉讼请求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另一部分诉讼请求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二) 法院不是将两类诉讼请求分别处理,而是并案处理。从学理上看,这是诉讼的混合合并形式,既是诉讼主体的合并,又是诉讼标的合并。这种诉讼的范围,有的国家由司法判例加以确定,有的国家由法律加以确定。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章关于侵权赔偿责任和赔偿诉讼等有关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 行政诉讼强制措施   行政拘留 ☛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同时,对与引起该案件的行政争议相关的民事纠纷一并审理的诉讼活动和诉讼关系的总称。其特点是: (1)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既可以是行政处罚或处理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或被其侵害的人,也可以是经过行政机关依法裁决的权属纠纷或民事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中的任何一方。(2)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即行政机关不能成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3)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既可以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也可以提出解决相关民事权益之争的请求。(4) 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请求既可以在行政诉讼中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先经行政机关裁决或处理,对之不服再行提出。(5)行政侵权赔偿诉讼不是附带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需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 行政诉讼案件的成立,是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前提条件。(2)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了两种不同性质的争议: 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3) 两个分属不同诉讼系列的诉讼请求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性。(4)有关联的民事诉讼请求须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提出。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是除行政侵权赔偿诉讼之外的,由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裁决民事纠纷或在行政行为中包含民事内容而形成的诉讼。我国《行政诉讼法》 目前尚未对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但在一些行政管理法规中,已经隐含了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内容。对这一问题,仍需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 行政诉讼执行程序   行政诉讼规章参照涵义 ☛
000033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