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学háng qíng xuéконъюнктуровéдение;наýка о конъюнктýре行情学分析和预测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行情的发展变化,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一般规律、作用及其在交换领域的表现形式、周期和非周期因素,商品市场情况在国际上变化的特征。主要内容包括:1.行情的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2.行情的周期波动和非周期波动;3.分析和预测世界各国行情发展趋势。 行情学分析、预测世界经济与国际市场行情发展规律的科学。亦称世界市场行情。 行情一词,源出拉丁文Conjun-ctus,原意是指互相联系的信息、形势、情况和条件的总和。与经济活动相关的“行情”,一般包括生产和流动领域的具体变化,一个部门、一个国家以至整个世界经济情况的具体变化。目前,在我国它有如下含义:(1)市场价格、行市; (2)经济或商品市场的一般状态及趋势;(3)具体形态的社会再生产过程。行情学中所用“行情”一词,指的是最后一层意义。资本主义市场行情,即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具体发展过程。其行情变化受其以危机为中心的周期变化的制约,周期性波动是行情波动的基本形态,并伴随有长期波动、季节性波动以及不规则和随机波动等形态。 行情学以国民经济再生产过程具体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学科任务在于说明影响和造成世界或个别国家经济波动或市场波动的原因,掌握其规律,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行情学因考察对象的不同,有宏观经济行情和微观经济行情之分,前者是以资本主义世界或个别国家的整个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即所谓“一般经济行情调研”;后者是以个别商品部门的变动作为考察对象,即所谓“商品市场行情调研”。主要研究的内容有:(1)行情研究的理论基础。如行情变化的特征;经济周期与行情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特点; 影响行情变动的非周期因素等。(2) 资产阶级商业循环理论。如经济波动的类型;凯恩斯以前的商业循环理论; 凯恩斯的商业循环理论;商业循环的对策;西方经济理论的危机等。(3) 资本主义经济行情的研究。如经济行情研究的任务与指标体系; 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利用指标体系分析和经济行情预测。(4) 商品市场行情研究概论。如商品市场行情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商品的生产、消费及国际贸易;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及行情预测。(5)商品市场价格的研究。如价格在商情研究中的地位; 商品市场价格的形成和变动规律;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世界价格;影响世界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等。(6)战后世界商品市场行情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等。 行情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真正引起世界各国经济学界和政府的重视并得以发展,是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之后。在联邦德国,它是经济学的两大门类(国民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中国民经济学下的一个分支,研究以周期性波动为中心的经济现状与经济趋势。在美国,同一学科叫做“商业情况分析” (Business ConditionsAnalysis) 或 “商业循环及预测”(Business Cycles and Forecas-ting)。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的波动,其中包括循环波动、季节性波动、长期波动和不规则与随机波动,主要是研究循环波动。其他西方国家大多同美国相似,也有的国家(如日本)强调经减轻周期运动(日本叫景气波动)袭击的增长”。 在我国,用行情一词作为学科名称,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作指导进行系统的研究,始于五十年代初。行情学,是外贸院校的主要学科之一。 目前,行情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行情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等尚有不同看法。 阅读书目: 《世界市场行情研究》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市场行情教研室编著,中国对外贸易出版社1983年版:《世界市场行情》《世界市场行情》教材编写组编,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行情》〔苏〕科斯丘京著,蔡如木等译,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