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税
明代蠲免的称谓。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诏免田租。七年诏免夏租,并对蠲免作了规定:“凡水旱灾处,不拘时限,从实踏勘灾伤,税粮即予蠲免。其后蠲免全国,或一省,或数省,或单免夏税,或单免秋粮,或缓征逋欠,或蠲缓分数,遇有灾伤,咸依例举行。”成祖永乐十二年 (1414年),免田租。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免夏税秋粮。宪宗成化十九年 (1483年),凤阳等府受灾,令秋粮减免三分。弘治中,始定全灾免七分,自九分灾以递减。至于免役,如遇灾荒,也照例减免。如成化六年 (1470年),敕顺天、河间、永平、正定、保定等受灾地方,一应徭役,俱暂优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