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鳥獸畜之外陸生動物的泛稱。主要包括:陸生的節肢動物(如昆蟲類、蜈蚣);綫形動物(如蛔蟲)、輭體動物(如蝸牛)、環節動物(如蚯蚓);陸生爬行動物(如蛇)、兩樓動物(如蠑螈、青蛙)等。多數形體較小,飛行、蠕行或爬行。現代辭書多釋“蟲”爲“昆蟲”,甚不周嚴。《爾雅·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邢昺疏:“此對文爾,散文則無足亦曰蟲。”郝懿行義疏:“蓋凡蟲之無足者身恒橢長,行而穹隆其脊,如蝍𧑙,蚯蚓之類是也。”按:豸當指無足、蠕行之小蟲,體多細小圓輭;如蛇蟒之屬,體較大且爬行,似不宜稱“豸”。《爾雅》“蛇”等皆歸《釋魚》。《詩·齊風·鷄鳴》:“蟲鳴薨薨,甘與子同夢。”《禮記·月令》:“蟲螟爲害。”《荀子·勸學》:“肉腐出蟲,魚枯生蠹。”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之三:“銜泥點污琴書内,更接飛蟲打着人。”參見本類“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