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
又称《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 著名行书法帖。相传之本,28行,324字。晋王羲之书。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三羲之同谢安、孙绰等名士四十一人,在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之兰亭举行“修禊”(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之礼,饮酒赋诗兴乐,所作诗集之序文草稿为王羲之所作。 内容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和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其书遒媚劲健,点画富于变化,是王羲之生平得意之作。 墨迹一直保存王氏子孙手里,到唐初被唐太宗李世民所得,他甚爱此帖,推为王书第一。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 太宗死,以真迹殉葬。 后世流传的只有摹本和临本。 存世唐摹本以冯承素“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晚清以后,特别是1965年以后,有人断定此帖为后人伪托,并非“王书”。 但也有人认为原说可靠。争论双方至今各持已见,但对此帖的艺术成就却是一致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