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
【作品赏析】: 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之兰亭修禊(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大家流觞作诗,此系当时所作诗集的序言。 据说原帖由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写成。据序文记载,当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少长咸集,大家兴致极高。所以字也写得遒媚劲健,奕奕有神。据说王羲之事后又写过很多幅,都赶不上当时所写的这一幅。王羲之的字极富变化。有人指出,此帖中有二十多个“之”字,每个都不相同,叹为一绝。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甚爱此帖,推为王书第一,玩赏一生,最后殉葬昭陵。当时曾有许多摹本,其中以冯承素“神龙本”(因帖上有神龙半印得名)最精;刻本则以定武本(传为欧阳询临)最著。 晚清以来,特别是1965年以来,有人认为《兰亭》书体同新近出土的同时代的王兴之等墓志字体全不相类,文章也不尽合王羲之思想,而断定此帖为后人伪托。但也有人认为原说可靠。 争论双方至今各持己见,但对此帖的艺术成就却是一致肯定的。 。  东晋 王羲之书 冯承素摹本 行书 纸本 28行 藏故宫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