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眼对玻璃珠表面由点和圆(或椭圆)圈组成的纹饰的一种形象称谓。这类纹饰一般是由中间一个圆点以及由相邻颜色不同的大圆圈套小圆圈组成,圈数少则1—2个,多则5—6个,圈纹的颜色以蓝、白者居多,棕、绿者次之,外形类似于蜻蜓的复眼,所以称之为“蜻蜓眼”。这类纹饰的结构从表面看由点、圈组合,实际上每一道圆圈都是一个凹面,相互重叠而组成一个“眼”。在楚墓及受楚文化影响的墓葬中出土玻璃珠上,几乎找不到在点的外形、大小及各个圈纹的大小、弧度、相互位置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眼”。两个在外形、尺寸及纹饰上完全相同的两个珠子也难以找到。“蜻蜓眼”纹饰早期出现在西方一些地区(如古希腊)生产的玻璃珠上。楚墓中出土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可能是楚人仿制西方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