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六经辨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六经辨证 外感病(多见于发热)辨证方法之一。 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六种证候分类名称,又称为“六经病”。 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出现恶寒、发热、头疡、脉浮的,称为“太阳病”。 当病邪向内发展,由表寒证转为黑热证,出现身热、不恶寒反恶热的,称为“阳明病”。 若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热,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而且有口苦、咽干等症状的,称为“少阳病”。 以上三种类型称的“三阳病”。三阳病的性质属阳、属热。 病邪向内发展的另一种病理转变是由阳证、热证转为阴证、寒证,出现腹满、呕吐、泄泻的,称为“太阴病”。出现神倦、脉细微、恶寒肢冷的,称为“少阴病”。 病情比较复杂,寒热交替出现的,称为“厥阴病”。以上各类型称为“三阴病”。 三阴病的性质属阴、属寒,故一般不发热。 六经病是东汉张仲景在《素问》六经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转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六个辨证纲领。 它仅是外感热病过程某个阶段呈现的综合征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病。六经中的彼此有一定的有机联系,故发病可以“合病”、“饼病”,也可以互相转变。 六经病的主要目的在于分辨各经的主证和热型,但对于热性病的辨证还有它的局限性,应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才能全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