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花 蜀葵花见《鸣鹤馀音》卷五载金王喆词。双调,七十九字,上、下片各八句五仄韵。此调《词律》、《词谱》均不载。 ☚ 遣队 蜀溪春 ☛ 蜀葵花药名。出《备急千金要方·食治》。又名棋盘花、水芙蓉、栽秧花、擀杖花。为锦葵科植物蜀葵Althaea rosea (L.) Cav.的花。我国各地有栽培。甘,咸寒。和血润燥,通利二便。 ❶治痢疾,吐血,血崩,赤白带下,大小便不利,疟疾,小儿风疹。煎服:3~6g,或研末。 ❷捣敷或研末调敷痈肿疮疡,蜂、蝎螫伤,麻油浸泡涂烫伤。本品含蜀葵苷(Herbacin)、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醇提物能降低动物血压,增加冠脉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有镇痛、抗炎作用。 蜀葵花 蜀葵花蜀葵花,又名棋盘花、蜀棋花、一丈红。始载于《千金要方·食治》。为锦葵科植物蜀葵Althaea rosea(L.)Cav. 的花。原植物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品味甘,性寒。功能通利二便,和血,治带下,解毒消肿。主治二便不通、吐血、血崩、赤白带下等证。本品滑利,可治二便不通。如《本草纲目》载:“二便关格,胀闷欲死……蜀葵花一两捣烂,麝香半钱,水一大盏煎服。”治妇女赤白带下,本品亦为常用之品,如《太平圣惠方》以之阴干为末,空腹温酒服。若吐血、血崩等出血症,亦可用本品煎服。此外,蜀葵花入麻油内浸泡,可治烫伤,用时搽患处; 如与石榴花、艾心等分阴干为末,水调涂,能治蜂、蝎螫伤。酒皶鼻患者,蜀葵花研末以猪油和匀,夜敷旦洗。煎服,3~6g。孕妇慎用。 实验研究: 蜀葵花瓣含一种黄色素,可能是与山柰酚结构相关的物质。白色花曾分离两种可能是二氢山柰酚的甙。深黄色的花分离得蜀葵甙。 ☚ 鱼鳖金星 蜀葵根 ☛
蜀葵花 蜀葵花蒙古名哈洛其其格、额热占巴。为锦葵科植物蜀葵(Althaea rosea Cav.)的干燥花。秋季花凋谢前采收,阴干。 本品味咸、甘;性寒。有利尿、消肿、清肾及膀胱热、止遗精尿血之功效。用于: ❶月经淋漓,遗精,尿频: 与苦参、栀子、三色配伍,制成六味蜀葵花散用。 ❷全身水肿:独味汤或与石榴、蒺藜配伍用。 ❸膀胱脉伤,尿闭: 与海金沙、蒺藜、豆蔻等配伍,制成蒺藜四味汤、十三味海金沙散或十四味砂散用。 ❹身疲发烧,浮肿,腰痛,肾热病:与麝香、草乌、三红等配伍,制成十七味宝风丸用。 ☚ 冬葵果 锦葵果 ☛
蜀葵花 蜀葵花蜀葵花,维吾尔药物名阿克 来里 古丽,别名古丽合提密。为锦葵科植物蜀葵Althaea rosea(L.) Ga-van.的干燥花。我国分布于新疆天山麓,国外分布于欧洲、印度、原苏联等。 本品性湿寒,味微淡。功能生湿生寒,成熟异常胆液质,湿脑清脑,清热止痛,清肠除疡,利尿排石等。主治干热性或胆液质性疾病,如脑部烧热,头脑不清,头热疼痛,热性坐骨神经痛、关节痛,肠道溃疡,膀胱结石等。内服24g,外用适量。本品对胃有害,矫正药为蜂蜜。若本品缺货,可代用冬葵子。本品可入汤剂、糖浆剂、敷剂等制剂。 实验研究:花含药青素(anthocyanidin)、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黄芪苷(astraga-lin)等。花对心脏冠流能显著增加离体豚鼠灌流量,对血小板凝集有抑制作用;对血压有短暂的降压作用。 ☚ 欧李 玫瑰花 ☛ 00025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