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简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简仪 简仪之制,四方为趺,纵一丈八尺,三分去一以为广。趺面上广六寸,下广八寸,厚如上广。中布横輄三、纵輄三。南二,北抵南輄;北一,南抵中輄。趺面四周为水渠,深一寸,广加五分。四隅为础,出趺面内外各二寸。绕础为渠,深广皆一寸,与四周渠相灌通。又为础于卯酉位,广加四维,长加广三之二,水渠亦如之。北极之架柱二,径四寸,长一丈二尺八寸。下为鳌云,植於乾艮二隅础上,左右内向,其势斜准赤道,合贯上规。规环径二尺四寸,广一寸五分,厚倍之。中为距,相交为斜十字,广厚如规。中心为窍,上广五分,方一寸有半,下二寸五分,方一寸,以受北极枢轴。自云架柱斜上,去趺面七尺二寸,为横輄。自輄心上至窍心六尺八寸。又为龙柱二,植于卯酉础中分之北,皆饰以龙,下为山形,北向斜植,以柱北架。南极云架柱二,植于卯酉础中分之南,广厚形制,一如北架。斜向坤巽二隅,相交为十字,其上与百刻环边齐,在辰巳、未申之间,南倾之势准赤道,各长一丈一尺五寸。自趺面斜上三尺八寸为横輄,以承百刻环。下边又为龙柱二,植于坤巽二隅楚上,北向斜柱,其端形制,一如北柱。 …… 《元史·天文志》 【评】多重圆环结构的浑仪,虽然是一种杰出的创造,但它也有两个很大的缺点:一是组装困难;二是环越多,遮蔽视线的机会也越多,从而妨碍观测,降低使用效率。郭守敬创制的简仪,其结构完全是针对浑仪的缺点而设计的。它摒弃了把测量几种不同系统坐标的圆环集中在一起的作法,把浑仪分解为两个独立的仪器,即赤道经纬仪和地平经纬仪,每个仪器的结构都十分简单。此外,简仪的另一个重要成就是提高了刻度分划的精细程度。这段史料是关于简仪的记载。郭守敬的原制简仪已被毁,现只存一件明正统四年的仿制品,存放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 简仪 146 简仪我国古代测量天体坐标的仪器。元代郭守敬针对浑仪结构复杂,规环多且集中于中心等缺点,于1276年对其进行创造性变革而成,故名。主要由三个独立装置组成:顶部为赤道经纬仪,包括四游环、赤道环和百刻环,用于观测天体的赤道坐标位置,为简仪主体;北部下方为地平经纬仪,包括地平环和立运环,用于测定天体的高度和方位;底座为正方案,用于校正简仪的南北方向;座架上开有水槽,用以平准仪器。简仪的精密度比浑仪高。制成后置元代大都元太史院司天台,后被毁。现陈列于紫金山天文台的简仪是明代仿制的。 ☚ 水运仪象台 仰仪 ☛ 简仪中国古代测量天体坐标的仪器。包括赤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和日晷。因简化了浑仪而得名。元初郭守敬创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