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漆散《金匮要略》方。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昼夜)、龙骨各等分。为末,每服半钱,未发前以浆水送服。治牡疟多寒者。若治温疟,加蜀漆半分,每服一钱匕,临发时服一钱匕。(kun困) 《说文解字》: “……一曰耳门也。”参见耳门条。 蜀漆散 《金匮要略》卷上【组方药物】 蜀漆(洗去腥) 云母(烧2日夜) 龙骨等分 【制剂用法】 上药3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调服3克,临发时服6克。 【主要功效】 助阳,祛痰,截疟。 【适应病证】 牝疟,寒多热少者。 【加减应用】 温疟,加蜀漆4克。 【方义分析】 此为仲景名方。主治疟疾。方中蜀漆祛痰截疟;云母、龙骨助阳扶正,镇逆安神。合用有助阳、祛痰、截疟之效。后人有“疟不可截”之说,观仲景及《千金》、《外台》治疟常用蜀漆、常山、柴胡辈。于此可知此说之非。 蜀漆散shǔ qī sǎn方剂名。《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常山、蜀漆。 【方源】《金匮要略方》。 【组成、用法】蜀漆、云母煅三日夜、龙骨各三钱,为末。每服半钱,临发日旦一服,发前一服,醋浆水调下。 【功用主治】牝疟独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