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蚕的眠性遗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蚕的眠性遗传inheritance of moulting character of mulberry silkworm

蚕的遗传现象之一。桑蚕幼虫在每次蜕皮前不食不动,俗称眠。由蚁蚕到老熟结茧前就眠次数是遗传的,有3眠、4眠、5眠等。蚕的眠性常受染色体上的主效基因和伴性成熟基因支配。小仓三郎(1931,1935)研究结果,3眠对4眠或5眠均为显性。凡眠性纯的品种间杂交: 3眠×4眠,F1全为3眠,F2分离,3眠蚕与4眠蚕比例为3∶1。若F1回交4眠,蚕分离比例是1∶1。4眠×5眠,F1全为4眠蚕,F2分离,4眠蚕与5眠蚕的比例为3∶1。据中村铁夫(1932,1933)研究: 3眠×4眠和4眠×5眠蚕的结果同小仓三郎。而3眠×5眠蚕,F1全为3眠蚕,F2分离,3眠蚕、4眠蚕和5眠蚕的比例为12∶3∶1。诸星静次郎(1939)研究强3眠系和弱3眠系,在强3眠系,3眠×4眠、4眠×5眠的结果同小仓三郎:只3眠×5眠,F1全为3眠,F2分离出3眠蚕、4眠蚕和5眠蚕的比例为11∶3∶2。在弱3眠系,3眠×4眠的F1中,3眠蚕与4眠蚕有1∶0至1∶0.1各种比率:F2的3眠蚕后代分离出1∶0.8、1∶5和3∶1各种比率: 4眠蚕的后代仅分离出1∶11一种比率: 3眠×5眠的F1中,3 眠与4眠蚕分离出1∶1.1至1∶1.7各种比率,其F2,则3眠蚕和4眠蚕的后代,3眠、4眠和5眠蚕仅分离1∶11∶4。
眠性遗传又有伴性现象,永友雄(1941)发现,经诸星静次郎(1950)证实,尽管杂交的亲本是4眠蚕,但1化(♀)×多化(♂)或2化(♀)×多化 ,♂柬埔寨种) 的杂交种中,出现了3眠的雌体蚕,而在反交中则不出现3眠蚕。
眠性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3眠>4眠>5眠。这些眠性基因支配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3眠基因使分泌量多。眠性和化性一样除受眠性或化性主基因控制外,还受支配脑机能的伴性成熟基因的作用和温度及光线的影响易起变化 (见桑蚕眠性)。诸星静次郎(1976、1980)查明脑分泌细胞和心侧体、咽侧体的联络途径,明确了脑一咽侧体一前胸腺系,脑-咽下神经节系和脑-心侧体系等三个调节系统。这三系加上温度和光线通过脑神经分泌细胞,综合地调控这些内分泌器官各自的激素分泌量,影响着眠性、化性及茧重、产卵等数量性状的遗传表达,说明眠性、化性和数量性状的相互关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