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宪政促进会筹备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宪政促进会筹备会 抗日战争时期推动宪政运动的进步组织。 1939年9月,国民党迫于各界压力.宣布在1940年6月底以前结束国民大会代表的选举,11月12日召集国民大会。为争取宪政早日实现,1939年10月,民主党派参政员在重庆组织的宪政座谈会召开第四次会议时,决定在各地成立宪政促进会。 推举沈钧儒、董必武、张申府等85人为筹备委员。 11月30日,宪政促进会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在重庆召开,推举孔庚、张申府、董必武、秦邦宪、刘清扬、章乃器、褚辅成、沈钧儒、左舜生、李中襄、史良、莫德惠、章伯钧、沙千里等25人组成宪政促进会筹备会常委会。 12月,推张申府为常委会秘书长,沈钧儒为宣传委员会主任,章伯钧为联络委员会主任。拟定在次年1月正式成立宪政促进会组织。筹备会对于各地宪政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了重要推动和带头作用。在其之后,成都、桂林、上海、延安等地也先后组织了宪政促进会或各界宪政促进会。由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没有实行宪政的诚意,取消了许下的诺言,使宪政运动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