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蚕的母性遗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蚕的母性遗传maternal inheritance of mulberry silkworm

只由母体传给子代的一种遗传性状。外山龟太郎最初发现某些卵色只由母体传给子代,但比普通遗传推迟一代发现,这实是母体基因的后作用。并非细胞质遗传,应称母性影响,是孟德尔遗传变型之一。
桑蚕越年卵色,普通为黑色,突变型有褐色卵、白卵等,褐色卵中的第一褐卵(b1)与黑色卵(正常)杂交的结果如下:


母性遗传模式黑为黑色卵 白为褐色卵


图中是正反杂交,但在褐♀×黑♂,F1成褐,黑♀×褐♂F1成黑,如以F1性状受母亲基因型支配而不受其表现型支配, 即易理解,同样理论,亦适用于F2蚕不能自体受精,故F2卵外表同样呈黑色卵,孵化的个体间随机交配,则如次表:

F2F3F3
 ♀ ♂其 因 型表现型数比
1+/+1+/+
2+/b1
1b1/b1
1+/+
1+/+,1+/b1
1+/b1
黑色4123
2+/b11+/+
2+/b1
1b1/b1
1+/+、1b1/+
1+/+、1+/b1、1b1/+、
1b1/b2
1+/b1、1b1/b1
黑色8
1b1/b11+/+
2+b1
1b1/b1
1b1/+
1b1/+、1b1/b1
1b1/b1
褐色441

显性和隐性分离为3∶1之比,与普通遗传的F2相同,但F3个体如表所示,隐性褐色同质性有示正常色的。还有,虽含正常基因,但呈褐色之点。这均为显著特征。
根据吉川秀男研究,桑蚕卵色是由色氨酸经犬尿氨酸通过3-羟犬尿氨酸产生色素,褐卵系是因蛹体液中含有多量3-羟犬尿氨酸而呈褐色,浆液膜细胞中,含有使3-羟犬尿氨酸变成黑色素所需的酶类。但由于被膜组织阻止此物质向卵巢内浸透,因此卵色淡而呈褐色。
将以上称为第1型母性遗传,更有第2型母性遗传,此为桑蚕第1白卵(w1)的卵色遗传。与第1型最著的差异,是白(w1/w1)♀×黑(+/+)♂的F1卵,呈两亲的中间色。但其反交,则F1为黑色,而非中间色。在F2与第1型相同。其中间卵色的产生说明如下: 本来任何系统产下之卵均为白色(无色)。随经过日数,通过色氨酸→犬尿氨酸→3-羟犬尿氨酸→色素的呈色过程而着色。但是,第1白卵浆液膜,缺少将犬尿氨酸变成3-羟犬尿氨酸之酶,因此,在第1白卵内,蓄积多量犬尿氨酸,但不存在3-羟犬尿氨酸色素。w1/w1♀×+/+♂的F1是w1/+。+具有将犬尿氨酸变成色素的作用。然而卵内如果有3-羟犬尿氨酸,则色素容易形成,但第1白卵在受精前,只含有犬尿氨酸,故如要将其变成色素,需要较长时间。结果受精后只将犬尿氨酸的一部分变成色素,故呈中间色,而在中间色卵内,还存在相当量的犬尿氨酸。依同样理由,在F3分离来的白卵的一部分,也呈中间色者,如果将此表中的b1置换w1,则易理解。
另有第3型母性遗传为第2褐色(b2)的遗传,此为褐♀×黑♂的,次代卵为褐(比母性稍浓)。黑♀×褐♂的F1是黑,表现母性遗传的特征。但在同蛾区分离黑与褐(较亲代褐为淡)分离比3∶1者,这是母性遗传和普通遗传的复合型。除卵色外,化性、嵌合体均为母性影响。
母性影响除上述3种型外,还有假母性遗传。象图1所示,如黑系灰白卵,白系正常,则F1F2F3F4的遗传的表型,和第1、2型同样。外山龟太郎最初也将此列入所谓母性遗传。但灰白卵色的形成,乃因其卵壳不透明而呈乳白色。卵内正常的浆液膜色透过此乳白色卵壳,成灰白色卵。因卵壳系雌雄受精以前,母体卵管包围卵细胞所形成,故属母体的一部。换言之: 卵内胚胎为F1时,包围胚胎的卵壳为亲代,胚胎为F2时,卵壳为F1,胚胎为F3时,卵壳为F2将此卵壳与胚胎分开设想,则灰白卵的遗传,仅系简单的孟德尔单因子遗传,并无特殊。唯此种遗传形式与母性遗传外表一致,故名假母性遗传。同理,凡蚕卵壳的纺锤形卵,胶着卵,卵黄色等遗传,均属此种假母性遗传型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