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虞Yú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上海市及其松江县、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河南之卢氏、江西之崇仁、福建之清流、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壮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姚姓 (按:《姓氏考略》 称: “系出妫姓”,或 “妫”,或 “姚”,二者皆可)。舜之建国也,爰以天下授禹,禹封舜之子商均於虞城为诸侯,后世绝国,以国为氏。
❷又云: “周太王之子太伯之弟仲雍,是为虞仲,嗣太伯之后於句吴,武王克商,封舜之后胡公满於陈,封虞仲之庶孙於虞城,以为虞仲后。虞仲国於吴,其支庶封於此,故亦谓之西吴,此姬姓之虞也。今陕州平陆县东北六十里有故虞城,僖公五年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❸或为鱼姓所改。《姓氏词典》据《姓氏急就篇》 注云: “系改姓。隋虞庆则,本姓鱼。”
❹或为满族姓氏所改。满族姓虞佳氏改单姓虞。见刘庆华 《满族姓氏录》。
汉代有虞俊,无锡人,丞相司直; 唐代有虞世南,余姚人; 明代有虞舜日; 清代有虞景星,金坛人。

虞yú

❶傳説中的獸名,見“騶虞”。
❷臆度,料想。張衡《西京賦》:“植鎩懸𤟢,用戒不虞。”
❸憂慮,戒備。見“虞志”。
❹通“娛”,樂。司馬相如《長門賦》:“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班婕妤《自悼賦》:“勉虞精兮極樂,與福祿兮無期。”
❺通“誤”。劉歆《遂初賦》:“外折衝以無虞兮,內撫民以永寧。”揚雄《逐貧賦》:“人皆怵惕,子獨無虞。”又指貽誤遲至之人。班彪《冀州賦》:“想尚甫之威虞,號蒼兕而明誓。”
❻古代掌管山澤之官。張衡《西京賦》:“澤虞是濫,何有春秋。”
❼有虞氏,指舜。賈誼《旱雲賦》:“獨不聞唐虞之積烈兮,與三代之風氣。”馮衍《顯志賦》:“欣吾黨之唐虞兮,愍吾生之愁勤。”
❽古國名。周文王時建立的諸侯國。姬姓。開國君主是古公亶父之子虞仲的後代。在今山西平陸北。公元前655年晉國假道攻虢時,被晉襲擊攻滅。馮衍《顯志賦》:“聘申叔于陳蔡兮,禽荀息於虞虢。”
❾姓。舜子商均封于虞,後世以國爲氏。又周武王封虞仲于河東,亦爲虞氏。張衡《西京賦》:“妖蠱艷夫夏姬,美聲暢於虞氏。”
❿望。《初學記》張衡《羽獵賦》:“皇上感天威之慘烈,思太昊之觀虞。”

2

(词)宋·虞

憔悴朔家种,零落雪边枝。

淡妆素艳,无桃笑面柳眉低。

懒向深宫点额,甘与孤山结社,照影水之湄。

不怨风霜虐,我本岁寒姿。

谢东君。

开冷蕊,弄斜晖。

强颜红紫同□,皎洁性难移。

祗好竹篱茅舍,若话玉堂金鼎,老恐负心期。

歌罢饮先醉,残月坠深卮。

(词)宋·萧彦毓

五月进农黍,三叶换阶蓂。

不知今夕何夕,嵩岳庆生申。

莲幕泮宫小试,花县二车遍历,所至蔼芳声。

一札颁明诏,千里寄专城。

席方温,边报警,塞飞尘。

腹中数万兵甲,笑却狄人兵。

金印明年如斗,黄阁有人引类,阔步到公卿。

遥拜祝椿算,长愿侍枫宸。

传说古代掌管山泽出产的官,西周开始设置,春秋战国时期又称虞人。这里借指生产知识。

☚ 快乐饮酒   枚、马 ☛

官名。西周始置。掌管山泽园囿。春秋、战国时或称虞人。

☚ 后稷   左师 ☛

虞yú

❶预测,考虑。《大雅·文王》七章:“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毛《传》:“虞,度也。”郑《笺》:“遍明以礼义,问老成人,又度殷所以顺天之事而施行之。”《尔雅·释诂》: “度,谋也。” 《大雅·抑》五章:“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毛《传》: “不虞,非度也。”孔《疏》:“言汝等当平治汝民人之政事,敕汝为君之法度,用此以戒备将来不亿度之事。”《尔雅·释言》郭璞注:“测度也。”《大雅·云汉》:“六章:“旻天上帝,则不我虞。”郑《笺》:“虞,度也。天曾不度知我心。”一说:邦助。马瑞辰《通释》:“《广雅·释诂》: ‘虞,助也。’ 正与四章: ‘则不我助’ 同义。”
❷贻误。《鲁颂·宫》二章:“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毛《传》:“虞,误也。”孔《疏》: “今天下归周,无有二心无有疑误,乃由上天之临视汝矣。”陈奂《传疏》:“虞读与误同。无虞,言无敢过误也。”一说: 考虑。郑《笺》: “虞,度也。”朱熹《集传》: “虞,虑也。”

☚ 髢   鉴 ☛

读音·ü(ˊ),为ü韵目,属u—ü韵部。元俱切,平,虞韵。
❶古籍传说中的兽名,也叫“驺虞”。
❷度;猜度;料想。《尔雅》:“虞,度也。”
❸忧;忧虑;忧患。王引之注:“虞,忧也。”
❹备;准备;戒备。韦昭注:“虞,备也。”
❺古官名。
❻古祭祀名。
❼古国名。
❽姓。

上一条: 下一条: ">
{}6509忧虑;心慌;害怕。吴语。上海松江:心有点~。你。客话。罗翙云《客方言・释言》:「尔曰~。《小尔雅・广诂》尔,汝也。汝之为言女也。女与~一语之转,~即女也。」望。古方言。《方言》:「~,望也。」清钱绎《方言笺疏》:「《广雅》:~,望也。《左传・桓十一年》:且日~四邑之至也。」

虞yu

❶意料。成语:“不虞之誉”、“不虞之毁”。《尔雅·释言》:“~,度也。”《左传·僖公四年》:“不~君之涉吾地也。”(之:助词。涉:这里是“侵犯”的意思。)
❷欺骗。成语:“尔虞我诈”。《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无:不。尔诈:诈尔,欺骗你。)

虞yú

❶传说中上古朝代名,舜所建。
❷〈文〉欺诈
 △ 尔~我诈。
❸〈文〉忧虑。
❹〈文〉料想。
❺姓。

虞虞

❶猜测;预料:不~︱疏~。
❷忧虑:无~︱不~。
❸欺骗:尔~我诈。
❹传说中朝代名,舜所建。
❺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

虞yú

❶ 传说中的上古朝代名,舜所建。
❷ 周朝的诸侯国名,在今山西。
❸ 料想,猜度:不虞之誉。
❹ 担忧:不虞匮乏。
❺ 欺诈:尔诈我虞。
❻ 姓。

(1次) 指虞舜。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下合矩矱于~唐《哀》
另见[有虞]

虞yú

忧虑: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矣。(二一·468)

❶度也。《詩經·大雅·雲漢》:“昊天上帝,則不我虞。” 鄭玄箋: “虞,度也。”《詩經·魯頌·閟宫》:“無貳貸無虞,上帝臨女。” 鄭玄箋: “虞,度也。” 《周禮·地官·司徒》:“山虞: 每大山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鄭玄注: “虞,度也。度知山之大小,及所生者。” 《儀禮·士昏禮》:“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請吉日。” 鄭玄注:“虞,度也。” 《禮記·少儀》:“軍旅思險,隱情以虞。” 鄭玄注: “虞,度也。” 《禮記·緇衣》:“ 《君陳》曰: 出入自爾師虞,庶言同。” 鄭玄注:“虞,度也。”
❷安也。《儀禮·既夕禮》:“猶朝夕哭,不奠,三虞。” 鄭玄注: “虞,喪祭名,虞,安也。”《禮記·檀弓下》:“是月也,以虞易奠。”鄭玄注: “虞,喪祭也。” 鄭玄 《三禮目錄·儀禮目錄》:“士虞禮第十四,虞,安也。”(《通德堂經解》) 鄭玄 《三禮目錄》:“士虞禮第十四,……虞,猶安也。”(《鄭氏佚書》)
❸安神也。《禮記·喪服小記》:“報葬者報虞,三月而後卒哭。” 鄭玄注: “虞,安神也。”

虞yú

〖动词〗
一、料想,预料(4)。《齐桓公伐楚盟屈完》: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没有料想到君王竟涉足我国的土地,是什么缘故呢?《王孙圉论楚宝》: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这些可以用来供应军用,以戒备不能预料的事情发生。《王孙圉论楚宝》: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有对不能预料事件的准备,而天神是会帮助的。
二、用用“娱”。娱乐,快乐(1)。《颜斶说齐王》:清静贞正以自虞。——远避风尘、保持贞洁正直的节操可以自得快乐。


虞yú

〖名词〗
一、上古帝王名,即虞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受禅让继承尧位,建都蒲阪(即今山西永济县东南)。在位四十八年,南巡时死于苍梧之野(9)。《祭公谏征犬戎》: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从前我们祖先担任农官后稷,侍奉虞舜、夏禹。《伯夷列传》:《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诗》、《书》虽都有缺失,但对虞、夏的记载还是可以看到的。《亲政篇》: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唐尧、虞舜的时代,[人民歌颂]尧、舜耳聪目明。
二、国名。周时建立的诸侯国。姬姓,周古公亶父(太王)之子虞仲(仲雍)的后代。春秋时,被晋所灭。地在今山西平陆县(17)。《宫之奇谏假道》: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晋侯再次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谏假道》:虢亡,虞必从之。——虢国灭亡了,虞国必然跟着它灭亡。《虞师晋师灭夏阳》:虞无师。——虞国没有出兵。
三、掌管山泽的官员(2)。《货殖列传序》:虞而出之。——虞人供给山泽的物资。《货殖列传序》:虞不出则财匮少。——虞人不开采,财富就缺少。
四、忧患,忧虑(4)。《申胥谏许越成》:越曾足以为大虞乎? ——越国竟能成为我们大的忧患吗?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四海皆已无虞。——天下都已经没有什么忧虑了。《送天台陈庭学序》: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陆路有剑阁栈道的危险,水路有瞿塘峡、滟滪堆的忧患。

虞yú

❶ 传说中的兽名,即驺虞。《尚书大传·西伯戡黎》:“(散宜生)之于陵氏,取怪兽,大;不辟虎狼,闲尾倍其身,名曰~。”
❷ 古代掌管山泽田猎的官,即虞人。《史记·货殖列传序》:“~不出则财匮少。”
❸ 料想。《左传·僖公四年》:“不~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❹ 戒备,防备。《孙子·谋攻》:“以~待不~者胜。”
❺ 忧虑,忧患。《左传·昭公四年》:“君若苟无四方之~,则愿假宠以请于诸侯。”马中锡《中山狼传》:“前~跋胡,后恐疐尾。”(跋:踩。胡:兽颈下的垂肉。疐zhì:压着。)
❻ 企望,期待。《左传·昭公六年》:“始吾有~于子,今则已矣。”
❼ 欺骗。《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
❽ 通“娱”。快乐,欢乐。《吕氏春秋·慎人》:“故许由~乎颍阳,而共伯得乎共首。”《管子·七臣七主》:“故主~而安。”
❾ 传说舜所建的朝代。《论语·泰伯》:“唐~之际,于斯为盛。”(唐:尧所建的朝代。)
❿ 周代诸侯国,武王所封。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以伐虢。”

*yu

D3DD
❶臆度;料想:以备不~。
❷忧虑;忧患:加强战备,免除四边之~。
❸欺诈:尔诈我~。
❹传说中的朝代名。舜所建。
❺古国名。周文王时所建的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北。
❻古官名。又称“虞人”。掌管山泽园囿之事。
❼姓。

欺诈

欺诈

欺(欺变;欺殆;欺诡;诳欺) 诡(诡诈;诡欺) 谖(诈谖) 虞(尔~我诈) 驵诈 伪诈 渐诈 溢诈 谩诈 诳诈 诈谬 诈故 酢伪 谩他 满谰 奸罔 诳豫 挢诬 渐毒 诞诈 诞谩
欺诈与暴力:诈力
欺诈愚人:诈愚
欺诈之道:诬道
欺诈的心:诈心
心存欺诈:怀诈 怀谖
暗中欺诈他人:私谖
欺诈的手段:诈术
做欺诈的坏事:行诈
巧伪欺诈:态诈
以诈欺诈:诈诈
轻慢欺诈:慢诈
浇薄欺诈:浇诡
虚伪欺诈:奸欺
阿谀欺诈:谄谩
隐瞒欺诈:匿訑
蒙骗欺诈:诬欺
 谎骗欺诈:诓诈 谎诈
贪鄙欺诈:鄙诈
诞妄欺诈:诞诈
徇私欺诈:徇欺
多方欺诈:狂三诈四
欺诈的手段非常高:欺天罔地 欺天诳地
聪明人不欺诈老实愚笨的人:智不诈愚 知不诈愚
(用狡猾的手段骗人:欺诈)

另见:狡猾 手段 圈套 欺骗 诈骗

☚ 欺诈   诈伪 ☛

盼望

盼望

盼(盼眄;凝盼;期盼) 巴(巴望) 眄 跂 望(望祈;忻望;眼望;凝望;颙望) 虞 企(企望;企盼;企冀;企盼;耸企;颙企)伫 侧迟 凝盻 引首
表示祈求、盼望:祷盼
希图,企望:觊望
等待盼望:俟望 守望
期待盼望:等望
挂念盼望:悬望
翘首盼望:翘盼
欣慕盼望:欣企
惶悚不安地盼望:翘惶 翘悚
怀着忧虑的心情盼望:忧盼
盼望的事情即将到来:在望
盼望已久的事就要实现:企足可待
盼望的样子:鹤立 鹤峙 鹤植 翘翘
(殷切地期望:盼望)

另见:希望 期望 愿望 想念 等待

☚ 盼望   盼望的方面 ☛

猜测

猜测

猜(猜想;寻猜;料猜) 想(揣想) 意 窥度 悬揣 悬测 逆亿 逆臆 捣鼓 扑掩 扑揞 探揣 黯约
表示猜测:怕(恐怕)
表示委婉或测度的语气:许是
揣摩真实含义或实际情况:猜谜
猜想谜语的答案:猜谜
猜测未来的事:虞(不~) 谅(~必) 算(~得) 料想 悬知 意想 约料 料来 揣料 料来 承想(不~)
猜测料想:策(策度) 猜料 仪测 亿度测度 测揆 测意 打量 准揆
比赛谁先猜出答案或结果:竞猜
揣摩测度:猜打
猜祥,猜测:隐卜
想象,猜想:悬想
反复动脑筋,多方猜测:三智五猜
主观的测度:臆测
个人的主观猜测:私臆
怀疑猜测:疑猜 疑揣
窥探测度:闚测
胡乱猜测:蒙(瞎蒙;胡蒙;乱蒙) 浪猜瞎猜 乱猜(胡想乱猜) 胡猜(胡猜乱度;胡猜乱想;乱想胡猜) 胡乱猜想
多虑,胡乱猜测:疑心生鬼 疑心暗鬼
胡乱猜测估量:胡猜瞎料
胡乱猜测和瞎说:胡猜乱道
猜的与实际情况很接近:八九不离十
猜定:意定
猜出真相:猜破
猜得透,估计得准:吃得准
难以测度:毋望
(推测;凭想象估计:猜测)

另见:估计 想象 推测 猜想

☚ 猜测   不可捉摸 ☛

期待

期待

虞 徯望 瞩望 相期 瞻迟 期盼
期待或思慕:翘然
表示期待和祝愿:盼祷
已到婚龄的女子期待成婚:摽梅有待
期待贤能:虚位
期待苏息:徯息
预先期待:预期
作同样的期待:等期
虚心期待:虚佇 虚宁
敬仰地期待:颙望
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悬悬而望
迫切期待:企待
殷切期待:倾伫 倾迟 拭目(~倾耳)翘注
殷切期待,如饥似渴:饥虚
期待殷切:举首戴目
期待的心情非常迫切:挖耳当招
期待的样子:引颈
仰望期待的样子:喁喁
(期望,等待:期待)

另见:期望 希望 出现 机会 使用 等人

☚ 期望   等待 ☛

娱乐

娱乐

娱(愉娱) 盘(盘乐) 虞(虞乐)玩适 耽乐 戏乐
娱乐活动:玩耍 游戏
游乐活动:六博投壶
从事某种娱乐性活动:玩(~扑克)
文化娱乐:文艺(~活动)
音乐舞蹈等娱乐活动:吹弹歌舞 歌舞吹弹
曲艺、杂技等娱乐活动:玩意 顽意
宴会或会议后的文娱活动:余兴
游戏娱乐:游艺 游娱 戏娱
游逸娱乐:游盘
嬉游娱乐:游虞
宴饮娱乐:燕豫 戏
尽情娱乐:极乐
纵情娱乐:骋娱 娱放 娱恣
彻夜地歌舞娱乐:笙歌彻夜
(消遣、快乐有趣的活动:娱乐)

另见:活动1 消遣 打发 玩耍 游戏 玩笑 娱乐具

☚ 娱乐   自乐 ☛

〖虞〗 粵 jyu4〔餘〕普 yú

❶ 預料,意料,有成語「不〜有詐」。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不〜君之涉吾地也。」
❷ 預備。孫武《孫子.謀攻》:「以〜待不〜者勝。」(以有準備的軍隊對付沒防備的敵軍,可以取勝。)
❸ 欺詐,欺騙,有成語「爾〜我詐」。《左傳.宣公十五年》:「盟曰:我無爾詐,爾無我〜。」(爾:你。)
❹ 擔心,憂慮。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含憂〜哀兮。」
❺管理山澤的官。馬中錫《中山狼傳》:「〜人導前。」

官名。相传尧帝时置。掌管山泽。《尚书·尧典》:“帝曰:俞,咨,益! 汝作朕虞。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周秉钧易解: “益,臣名。俞,然也。虞,马融曰: ‘掌山泽之官。’”

☚ 祐国营缮都司提控案牍   虞候 ☛

虞yú

❶欺骗,贻误。如: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❷臆度,料想。《诗·大雅·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
❸古国名。周文王建立的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被晋攻灭。
❹古官名。西周始置,掌管山泽。
❺姓。

官名。《周礼》有山虞、泽虞之官,掌管山泽苑囿及田猎等事。《国语·齐语》:“泽立三虞。”韦昭注:“虞,度也,掌度知川泽之大小及所生育者。”先秦齐、鲁均有设置,称*虞人、*虞师或*虞候。

☚ 属   虞人 ☛

虞yú

Ⅰ  ❶ [书] (猜测;预料) supposition; prediction: 以备不 ~ be prepared for any contingency
❷ [书] (忧虑) anxiety; worry: 兴修水利, 水旱无 ~ build irrigation works so as to have no worries about drought or flood; 无冻馁之 ~ be secure against hunger and cold
❸ (周朝国名) Yu, a state in the Zhou Dynasty
❹ (姓氏) a surname: ~ 允文 Yu YunwenⅡ [书] (欺骗) deceive; cheat; fool: 尔 ~ 我诈 each trying to cheat the other
◆虞美人 {植} corn poppy; 虞抟 Yu Tuan (1438- 1517), a famous physician of the Ming Dynasty

虞yú

 官名,尧舜时置,掌山泽苑囿。《史记·五帝本纪》:"于是以益为朕虞。"《尚书·舜典》:"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注:"虞,掌山泽之官。"东周称"虞人"。

❶古部落名。即有虞氏。古史传说,舜为其首领时,都于蒲坂(山西永济西蒲州镇)。主要从事畜牧业, 已发明农业并能制陶。 《礼记·檀弓》云:“有虞氏瓦棺”,郑注: “有虞氏上陶。”
❷古国名。周文王时建立的诸侯国。姬姓。开国君主是古公亶父(太王)之子虞仲(仲雍)的后代。公元前655年,晋国假道于虞以伐虢,随后虞也被晋攻灭。地在今山西平陆县。
❸古官名。西周置。金文或作“吴”。掌管山泽、苑囿、田猎。春秋、战国时也称“虞人。”

官名。《尚书·尧典》记舜时在部落联盟议事会中设有九官,其一为虞,由益担任,管山林、水产。西周沿置,金文作“吴”《裘卫鼎》有“厥吴喜皮二”的记载(《文物》1976年第5期)。春秋时称为“虞人”,参见“该条”。

虞yú


❷ 尔我诈

❹ 备豫不|尔诈我|以备不|以防不

金文;篆yú

[虍(意符)+吴(聲符)→虞(《説文》:“虞,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從虍,吴聲。《詩》曰:‘于嗟乎,騶虞。’”虞,預料〈不虞〉。 憂慮:許師以神話解虞。虞,古國名。周文王時期〈公元前11世紀〉建立的諸侯國。姬姓。開國君主是古公亶父〈周太王,周文王的祖父〉的後代。在今山西平陸縣北。又官名〈西周設置〉。虞,通“吴”,古虞、吴爲一字。 通娱〈安虞〉,引申爲料想〈不虞〉。又通誤,貽誤,引申爲欺騙〈爾虞我詐〉。姓。)]
《詩經·大雅·抑》:“謹爾侯度,用戒不虞。”(小心遵守法度,以防禍事上身。)
[春秋] 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我不欺你,你不騙我。)

虞yú

13画 虍部 
(1) 猜测;预料: 以备不~。
(2) 忧患;忧虑: 可~|衣食无~。
(3) 欺诈: 尔~我诈。
(4) 传说为远古时舜(shùn)所建的朝代名。
(5) 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西平陆东北。

虞()


恆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199,西周中期
𠀠(其)萬年世子子孫虞寶用。
按: 从虍吴聲。

虞𤔲寇壺, 殷周金文集成9694,西周晚期
虞𤔲(司)寇白(伯)(吹)乍(作)(寶)壺。

散氏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6,西周晚期
夨人有𤔲(司)眉(堳)田(鮮)且𢼸(微)武父西宫豆人虞丂录貞師氏右眚。

虞侯政壺,殷周金文集成9696,春秋
虞𥎦(侯)(政)乍(作)(寶)壺。

秦文字集證·圖版173
郭虞。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以重虞秦。

張家山漢簡·蓋廬40,西漢
皮(彼)有勝慮,我環(還)而擊之,皮(彼)必不虞,從而觸之,可使毋去。

漢印文字徵
上虞馬丞印。

漢印文字徵
虞稱。

西嶽華山廟碑陽,東漢
是以唐虞疇咨四嶽,五歲壹巡狩,皆以四時之中月。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陰,東漢
勳績著聞,百遼詠虞。

池陽令張君殘碑,東漢
猶昔八虞,文王是諮。

胡明相墓誌,北魏
虞帝以應曆奉乾,胡公以資靈祚土。

寇治墓誌,北魏
時以河蕃多虞,隴右曠德,復除持節督河州諸軍事河州刺史。

姚太墓誌,隋
前虞之苗,後秦之裔。

賈令琬墓誌,唐
畢昴之閒,虞夏之故,惟黎媮薄,惟政其難。
《説文》: “虞,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从虍吴聲。《詩》 曰: 于嗟乎騶虞。”

☚ 虍   虔 ☛
000014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