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陷病证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上。为疮疡陷证之一。多见于有头疽生肌收口期。因素体脾肾阳虚,加之患疮疡耗伤气血所致。证见:疮口腐肉脱尽而疮面肉芽色淡,状如镜面,光白板亮,新肉不生,经久不敛,不知疼痛,伴见形寒发热;病趋恶化,或现神疲纳呆,腹痛泄泻,自汗肢冷,舌淡无苔,脉沉细或虚大无力,转为脱证。治宜补养脾胃,方用补中益气汤、益胃汤;已成脱证者,应以温补脾肾为主,扶阳固脱,用附子理中汤加肉桂、龙骨、牡蛎等。 虚陷陷证之一。见《证治汇补》。主要表现为: 疮口腐肉虽脱,但新肉不生,并兼有寒热、疲劳、腹痛、腹泻等症。 虚陷xūxiàn证名。陷证之一。见《疡科心得集》。多见于有头疽收口期。因脾胃虚弱,气血亏耗所致。症见疮口腐肉虽脱, 但新肉不生, 经久不敛, 身有寒热, 神疲纳呆, 并兼腹痛泄泻。相当于脓毒血症。治宜补养脾胃。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化裁。外治法见有头疽条。 虚陷xū xiànasthenia-sin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