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性财政收入
财政靠财政性发行或靠信用膨胀手段所取得的、缺乏按当时价格计量的有可供商品保证的财政收入。主要原因有: (1) 工业产品因货不对路销售不出去,产品价值不能实现,企业往往挪用银行贷款抵充财政上交任务,导致财政虚收。(2) 在统购包销的商业体制下,由于商业部门收购了工业企业的不合格产品,使工业环节的产品利润得以实现,从而转化为财政收入,但由于商业部门收购的产品形成商品积压,不能形成满足需求的有效供给,商业部门再生产的资金则靠银行贷款弥补。(3) 财政靠财政性发行货币来弥补赤字开支,显然只是增加了通货手段而没有相应增加可供商品。(参见“财政虚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