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公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公鱼 【名称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 【概况】: 异名 弓鱼、工鱼(《大理府志》)。 基源 为鲤科动物云南裂腹鱼或大理裂腹鱼的肉。 原动物 云南裂腹鱼Schizothorax yunnanensis Norman.。 大理裂腹鱼Schizothorax taliensis Regan。 历史 公鱼仅见于《食物本草》,谓:“主妇人劳损,崩漏下血;小儿痰热风痫,丹毒。”现代文献《中药大辞典》、《中国动物药》和《中国药用动物志》均收载了本品。现云南民间用其治疗妇女病。 形态 云南裂腹鱼体长,稍侧扁。头呈锥形。 口下位,成弧形。唇发达,下唇为肉质,后缘游离,具左右二叶,无明显中叶,唇后沟不连续,下颌内侧微角质化,但不形成锐利的边缘。须2对,几乎等长,与眼径等长或略长于眼径,吻须末端到达鼻孔后缘的下方,颌须末端达眼球中部的下方。下咽齿3行,细长,顶端弯曲。 鳞细小,体前部的排列不整齐,腹部自鳃颊至胸鳍末端下方裸露无鳞,侧线鳞 臀鳍条2、5。 鳔2室、前室椭圆,后室末端尖细。体背面和侧面青灰色,具有多数有规则的小黑斑点,腹部银白色。 生境与分布 生活于多水草、泥底的静水中。为下层鱼类,以植物性食料为食。分布于云南的洱海和澜沧江水系。 大理裂腹鱼与云南裂腹鱼形态相似。 两者区别点为云南裂腹鱼第1鳃弓外侧鳃耙16~18;头长约为前须长的7倍,约为后须长的6倍、大理裂腹鱼第1鳃弓鳃耙,外侧19以上,内侧29以上;须微小,其长度小于眼径之半。两者生境与分布相同。 。【化学】: 含蛋白质、脂肪、胆甾醇、磷脂、多种氨基酸等。 参考文献 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96 【药性】: 性味 甘。 主治 妇人劳损,崩漏下血;小儿痰热风痫,丹毒。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