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虎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虎杖
虎杖  hǔzhàng

亦稱“蒤”、“虎杖根”、“苦杖”。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莖及根。以其莖多節,似虎之尾杖,故名。乾燥根形狀不一,多圓錐形,彎曲,有分枝。質硬不易折,棕褐色。主治跌打損傷,風濕,產後瘀血,燙傷。始載於秦漢典籍。《爾雅·釋草》:“蒤,虎杖。”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下品·虎杖根》:“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癥結。”唐·陳藏器《本草拾遺·草部·虎杖》:“一名苦杖。”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蒤 > 虎杖
虎杖  hǔzhàng

即蒤。

虎杖【同义】总目录


斑杖虎杖酸杖

虎杖

药名。出 《名医别录》。又名苦杖、斑杖、酸桶笋、斑根、酸汤杆、紫金龙、活血龙、阴阳莲、大叶蛇总管、九龙根。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d.et Zucc. 的根茎和根。产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等地。苦、酸,凉。入肝胆经。活血散瘀,祛风通络,清热利湿,解毒。
❶治妇女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内服: 煎汤,9~15g; 浸酒或研末酒调服。
❷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捣敷;烧伤,捣汁或研末油调涂; 念珠菌阴道炎,内服并以煎液冲洗或外涂;痈肿疼痛,研末浓茶调敷。孕妇忌服。本品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及两者的8-β-D-葡萄糖苷,还有大黄酚、藜芦酚、迷人醇、儿茶精、2-甲氧基-6-乙酰甲基胡桃醌和藜芦醇为苷元的葡萄糖苷等。大黄素等蒽醌有抗菌作用。虎杖苷能镇咳,降低血压,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并能轻度增强心脏的收缩。并有某些降血脂作用。虎杖还可抗菌、抗病毒、平喘、保肝、抗癌等。外用可止血收敛。

虎杖giant knotweed,Japanese fleeceflower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又称川筋龙、酸汤杆、花斑竹根。蓼科,蓼属。多年生灌木状草本。生于阴湿的山谷和溪边。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也见于朝鲜半岛和日本。根状茎横走;地上茎丛生,直立,有红色斑点。叶卵状椭圆形。花小,单性,圆锥花序腋生。雌雄异株。瘦果椭圆形,外有增大的翅状花被。花果期夏秋季。根状茎药用,具解毒、活血、收敛、利尿作用;全草可作兽药,浸液也可作农药;此外,根状茎、叶可提制栲胶。

虎杖

别名黄药子。多年生草本。高1.5—2米,茎直立,圆柱形。叶宽卵形或近圆形。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瘦果卵形,暗褐色。花果期7—10月。阿克苏栽培,能越冬和开花结果。根、根状茎或茎、叶入药。有清热利湿、通便解毒、活血散瘀的功能。治肝炎、肠炎、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尿路感染、闭经、痢疾、便秘。外用治烧烫伤、跌打损伤、痈节肿毒、毒蛇咬伤。全草又可作兽药,治牛鼓胀症,黄蜂胃病。杀虫植物,对防治螟虫、蚜虫、青虫等有效。

虎杖giant knotweed rhizome

又叫阴阳莲,系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内含黄酮类及蒽醌类等多种成分;近年从其根茎中提出虎杖甙、大黄素、白藜芦醇甙等成分。本品有抗细菌、抗病毒、镇咳、祛痰、抗风湿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肺炎、肝炎、风湿性关节炎、胆结石症、真菌性阴道炎、烫伤、牙痛、便血等;此外还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其制剂有虎杖片、虎杖软膏、伤筋软膏等;也可与其他中药配伍煎服。

虎杖hǔ zhàng

《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虎杖(25)。药名。
【基原】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
【别名】蒤(《尔雅》),大虫杖(《药性论》),苦杖(《本草拾遗》),酸杖、斑杖(《日华子本草》),酸桶笋(《救荒本草》),斑庄根(《滇南本草》),鸟不踏(《医林纂要》),酸杆、斑根(《植物名实图考》),酸榴根、土地榆(《分类草药性》),酸通、雄黄连(《天宝本草》),蛇总管(《岭南采药录》),大活血、血藤、紫金龙(《南京民间草药》),酸汤秆、黄地榆、号筒草(《贵州民间方药集》),斑龙紫、野黄连(《中医药实验研究》),活血丹(《江苏植药志》),红贯脚(《陆川本草》),阴阳莲(《南宁市药物志》),活血龙、猴竹根、金锁王(《浙江民间草药》),大叶蛇总管(《广东中草药》),九龙根(苏医《中草药手册》),山茄子、斑草、搬倒甄(《陕西中草药》)。 
【性味】苦,平。
❶《别录》:“微温。”
❷《药性论》:“味甘,平,无毒。”
❸《本草衍义》:“微苦。”
❹《滇南本草》:“苦微涩,微寒。”
❺《医林纂要》:“甘苦辛,温。”
【功用主治】祛风,利湿,破瘀,通经。治风湿筋骨疼痛,湿热黄疽,淋浊带下,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痔漏下血,跌扑损伤,烫伤,恶疮癣疾。
❶《别录》:“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癥结。”
❷陶弘景:“主暴瘕,酒渍服之。”
❸《药性论》:“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
❹《本草拾遗》:“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作酒服之。”
❺《日华子本草》:“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疖痈毒,妇人血晕,扑损瘀血,破风毒结气。”
❻《滇南本草》:“攻诸肿毒,止咽喉疼痛,利小便,走经络。治五淋白浊,痔漏,疮痈,妇人赤白带下。”
❼《医林纂要》:“坚肾,强阳益精,壮筋骨,增气力。”“敷跌伤折损处,可续筋接骨。”
❽《岭南采药录》:“治蛇伤,脓疱疮,止损伤痛。”
❾《贵州民间方药集》:“收敛止血,治痔瘘,去风湿,发表散寒,散瘀血,外用治火伤。”
❿《中医药实验研究》:“治实火牙痛,湿疮烂腿,脚趾湿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五钱至一两,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研末、烧灰撒,熬膏涂或煎水浸渍。
【宜忌】《药性论》:“有孕人勿服。”
【成分】根和茎含游离蒽醌苷(根含羟基蒽醌0.1%~0.5%),主要为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Emodin monomethyl ether)和大黄酚(Chrysophanic acid, Chrysophanol),以及蒽苷A(Anthraglycoside A,即大黄素甲醚8-β-D-葡萄糖甙)、蒽苷B(Anthraglycoside B,即大黄素8-β-D-葡萄糖苷)。根中还含3,4′,5-三羟基芪-3-β-D-葡萄糖苷(Polydatin)。另含综合鞣质和数种多糖。
【药理】
❶抗菌:体外实验,虎杖煎液(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或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球脂平板挖孔法),高浓度(根)对钩端螺旋体也有杀灭作用。
❷抗病毒: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虎杖水煎液(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病毒、孤儿病毒(ECHO1)、单纯疱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同法测定,2%煎液对腺病毒3型,脊髓灰白质炎Ⅱ型,肠道病毒柯萨奇A、B组,爱可组,乙型脑炎京卫研1号,单纯疱疹一株等7种有代表性的病毒株,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❸其他:兔静脉注射从虎杖中提得的草酸,可引起低血糖休克。虎杖煎剂外用,对外伤出血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并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对烫伤、烧伤面有收敛、防止感染和消炎作用。内服对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止血作用。

虎杖hǔzhànɡ

中药名。出《名医别录》。别名斑杖、斑根、酸筒杆、紫金龙、大叶蛇总管。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 et Zucc. 的根茎。产于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等地。微苦, 微寒。入肝、胆、肺经。祛风利湿, 散瘀定痛, 止咳化痰。治风湿性关节炎、黄疸、胆结石、支气管炎、肺炎、淋浊, 瘀阻经闭、产后恶露不下, 咳嗽痰多,煎服: 9 ~ 15 克。治跌打损伤、烧烫伤, 鲜根捣汁涂或研末撒敷; 阴道炎, 煎液外涂或冲洗。孕妇忌服。本品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虎杖苷等。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虎杖苷能镇咳, 降低血压, 扩张冠状血管, 增加冠脉流量, 可轻度增强心肌的收缩力。

虎杖

虎杖

虎杖

虎杖,又名活血龙、大叶蛇总管、花斑竹、阴阳莲、紫金龙。始载于《名医别录》。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根茎。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尾梢,洗净后切段或切片,粗者可纵剖成3~4片,晒干。
根茎略呈圆柱形,有分枝,弯曲不直,直径0.5~2.5cm,药材常切成短段或不规则的厚片。表面棕褐色或棕红色,有纵皱纹及点状须根痕和须根,节明显,节间长2~3cm。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纤维性,皮部薄,木部占大部分,有放射状纹理,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髓部有横隔或呈空洞状。气微,味微苦、涩。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
本品味苦,性微寒。归肝、胆、肾经。功能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利湿退黄,清热解毒。主治妇女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毒蛇咬伤、痈肿、湿疮等证。《名医别录》称本品“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癥结”;《日华子本草》谓能“治产后恶血不下”。治血瘀经闭、痛经,常与当归、丹参、益母草等活血调经药同用。治产后恶露不下,每与桃仁、红花、川芎等活血散瘀药相配。治癥瘕积聚,陶弘景云“主暴瘕,酒渍服之”,临床常配三梭、莪术等破瘀消积之品煎服。治跌打损伤瘀肿,可配牛膝、川断、骨碎补、地鳖虫等药煎服或浸酒饮。本品也能祛风通络,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不问新久,均可应用。如《本草拾遗》云“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作酒服之”。现代用治痹证上半身痛甚者,配桂枝、桑枝; 下半身痛甚者,配独活、桑寄生、狗脊。风邪偏盛,配羌活、防风; 湿邪偏盛,配苍术、木瓜。用于湿热黄疸,配茵陈、金钱草、苦参等药。又治新生儿黄痘,可单味虎杖煎汤加适量白糖服。治下焦湿热淋浊、带下,配黄柏、苡仁、萆薢等清热利湿药。治胆道结石、尿路结石,可单用本品煎服,或配金钱草、海金沙等药同用。治毒蛇咬伤,配半边莲、半枝莲、垂盆草等药煎服,亦可研粉调敷患处。治痈肿疮毒,配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治湿疮烂腿,可用本品煎水渍患处,或用虎杖根烧灰敷。外用治疗烧烫伤,以虎杖根煎浓汁涂搽创面,亦可以本品研成细粉,用食油或鸡蛋清调涂。此外,本品还可用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和大叶性肺炎。前者常与枇杷叶、十大功劳叶配伍煎服,后者将本品制成浓缩液服。煎服,9~15g。孕妇慎用。
实验研究: 虎杖根和根茎含羟基蒽醌类化合物0.1~0.5%,主要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还有大黄素-8-葡萄糖甙、大黄素甲醚-8-葡萄糖甙。又含藜芦酚及其3-葡萄糖甙,鞣质和数种多糖。藜芦酚-3-葡萄糖甙为降血脂有效成分,临床上治疗高血脂症,特别是甘油三酯高的患者效果较好。它还可部分抑制高脂饮食引起的大鼠肝中脂质过氧化物的沉积,并降低肝损害引起的转氨酶升高。藜芦酚-3-葡萄糖甙能降低动物血压,扩张冠状血管,外用有止血、收敛作用。煎剂、总甙制剂、藜芦酚-3-葡萄糖甙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动物试验中,有某些止咳、平喘作用。

☚ 紫荆皮   石见穿 ☛

虎杖hu zhang

【医学】giant knotweed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