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蘅皋词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蘅皋词序 蘅皋词序清孔尚任撰。见于《孔尚任诗文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六及《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三册等。此序着重阐述作者对词与音乐关系问题的见解。作者认为,诗与词都应入乐可歌。序中指出:“夫词,乃乐之文也。情生于文,而声即生于情;凡不能入歌者,皆无情之文也。”将不能“入歌”者,一概斥为“无情之文”,足见作者在词与音乐关系问题上的立场与态度。本着这种立场与态度,作者在序文起首即宣称:“唐以后无诗,宋以后无词。”随即,他加以解释说:“非无诗与词也,无歌诗与词者也。”这就是说,唐以后的诗与宋以后的词,多非入乐可歌者,不符合作者所固持的诗与词的标准,因而就被他排斥在传统的诗词之外。这也许失之偏颇,却是作者的真实看法。作者追溯了古代诗歌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别是“乐”与“辞”相配合的历史,从中拈出大量事实,以证成其说,如“夫三百篇,乃朝庙颂祷、里巷歌谣之言,皆可被管弦者”,“唐人始令梨园弟子歌近体绝句,即今所谓唐诗者也”等等。作者一方面对宋以后词乐亡佚的史实深致感叹:“乃不意再传再变,遂有元人之南北曲,滥觞流弊,以至今日,识者莫不叹夫乐亡。”另一方面又清醒地意识到,乐之嬗替,这是历史发展规律使然:“盖自三百篇后,而周乐已亡矣。后世之乐府、近体、诗馀、南北曲,各为其乐,各亡其代,由后而论,虽百世可知也。”作者又特意通过对诗乐与词乐的比较,揭示了词乐的某些特点,如谓“其格最巧,较唐诗婍妮婉转,声情尽致,文人尤喜为之”,“乐府无一定之体,唐人近体,板重不化。独诗馀调有长短,句合宫商,按谱填之,自成格式”等等。凡此,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序中对宫叙五的《蘅皋词》也有所评价,不仅称道它“柔情曼致,喁喁有声,出自行墨间”,而且肯定它是“得《花间》、《草堂》之神髓,所谓深于言情者”。序末又将其“深于言情”的特点进一步解释为“吞吐抑扬,情馀于文,声溢乎情”,并紧扣一篇之旨,断言:“成一代之乐,将自《蘅皋词》始。” ☚ 词综序 棠村词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