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受益原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受益原则Benefit principle

又称“服务费原则”,是公共财政学中最重要的赋税原则之一。受益原则主要是基于公共财政中的自愿交换或价格理论,把税收看做是与对公共服务的个别偏好相对应的对公共服务的支付,因而税收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价格。假设个人消费对任何商品 (包括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边际收益恰好等于为得到该物品所需支付的边际成本,经济单位的税赋应当以从消费公共品中得到的收益为依据。公共部门的受益原则实质上与用于研究私人部门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一致的,可以将公共品引入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之中,建立公共部门的均衡模型,利用受益原则阐明政府支出、负税人税率和税收总量最佳水平的决定。这是用于简化最优化分析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办法。但是受益原则面临着许多问题。受益原则只考虑了资源如何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进行有效配置,却完全忽略了政府的收入再分配目标。而政府所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或服务正是要实现收入再分配的。人们不大可能应用受益原则为食品券支出融资。受益原则很可能导致累退的税率,因为穷人常常比富人更需要依赖于政府提供的服务。如果税收是自愿的,并且取决于个人的边际评价,由于公共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每个人都会得到从公共服务中得到的收益,会出现搭便车行为。单个消费者不真实的显示其偏好,使得政府生产公共品的选择偏离最优水平,甚至会使得基于受益原则的税收体系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受益原则

受益原则benifit principle

阐明税负应当在纳税人中间按照他们从公共物品中享受利益的多少而进行分摊的原则。加总的对公共物品虚拟的需求曲线连同供给曲线一道,决定需要生产的公共物品的数量; 而单个的对公共物品虚拟的需求曲线则决定税负在纳税人中间的分配。受益原则的操作性取决于纳税人显示其对公共物品的真实偏好的意愿。当区分公共物品和非公共物品的排他原则不适用于公共物品时,个人消费者就不会充分和完全地显示其真实的偏好,因为这样会减少他们所分摊的税负;而由于某个人需求的变化导致供给减少,也是不易察觉的。因此,总的公共物品的产量要小于最佳水平。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有些公共物品是为集团的利益而不是为个人的福利提供的,因此难以较精确地把公共物品的受益在纳税人中间进行分摊。例如,没有公平的办法来计算司法系统工作的受益。此外,受益理论还会限制某些社会需要的政府服务事业,诸如给予穷人的救济和免费的公共教育,因为主要的受益者难以负担这些计划的全部费用。
受益原则虽然是传统的赋税理论,但近年来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和伦敦经济事务研究所的出版物中获得了极大的复兴。

☚ 财政幻觉   赋税归宿 ☛
受益原则

受益原则benefit-received principle

指税收或收费的负担应根据纳税人或交费者从公共货物的供应中获得的受益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该原则的有效性取决于纳税人或交费者是否能显示出他们对论及的货物的真实偏好的意愿。受益原则在公共财政的分布函数上只有很有限的适用性。在实际中,把大部分政府劳务的费用按受益的多寡较精确地在公民中间分摊,操作难度较大。同时受益原则还会限制实施某些社会需要的政府服务事业。受益原则近年来在西方税收和收费有关的理论界,引起了特别是以芝加哥大学和伦敦经济事务研究所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该原则是否适用于公共支出领域。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是否能设计出迫使消费者按照他们从公共货物中获得的受益来支付的方案。

☚ 税收原则   能力原则 ☛

受益原则

受益原则benefit-received principle

参见“财政学”同名条。

☚ 补充性医疗保险   蓝盾(医疗保险组织) ☛
受益原则

受益原则

资产阶级税收原则的一种。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中所获收益的大小来分摊税收份额的原则。它要求税额分配应与纳税人从政府提供商品或劳务中得益的多寡呈正向变化。其实质是将市场法则运用于税收领域,使课征具有收费的性质。尽管这一原则在理论上与“支付能力原则”具有同等重要性,但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当代资本主义各国未能得到广泛应用,而仅限于直接用于公共事业的少数项目课税,如公共交通等。受益原则的局限性表现在: (1) 政府提供的大部分商品或劳务所产生的效益具有不可分性和非消耗性,要精确计量居民或企业的各自得益往往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能。如国防、司法等就是典型的例子。(2) 一味强调受益原则会限制社会必需的政府服务事业的发展,如发放救济金、提供免费教育等。

☚ 支付能力原则   零基预算 ☛
000022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