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田以力中国古代主张征收劳役赋税的经济思想。商代与西周实行井田制,土地分为 “公田”与“私田”。农奴分得“私田”,助耕“公田”,称“藉田以力”、《诗经·小雅·大田》: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国家赋税的征收通过“藉田以力”的方式来实现。孔子说: “先王制土,藉田以力。”(《国语·鲁语》)《礼记·王制》:“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藉之言借也。借民力以治公田。美恶取子,不税,民之所自治也。”这是劳役赋税。“藉田以力”的方式被认为是先王之道,是理想的赋税征收方式。《孟子·滕文公上》:“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左传》宣公十五年:“谷出不过籍,以丰财也。”《谷梁传》:“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初税亩,非礼也。”都反对实物赋税而赞成劳役赋税。战国后,“藉田以力”的税收方式与“井田制”一起,渐趋消失。但是,复古的思想在历史上时有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