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读音g·ao(ˇ),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古老切,上,皓韵。 ❶[藁城]县名,在河北。 ❷[藁本]香草名,根可入药。” 上一条: 稾 下一条: 藳 藁{}五7388见「藁荐」   藁ɡǎo藁城,地名,在河北。 藁gǎo地名用字,藁城,在河北。 藁gǎo同“稿”。谷类植物的茎。邵长蘅《阎典史传》:“应元乘月黑,束~为人,人竿一灯,立陴𨺙间。”(陴𨺙pínì:城墙上的小墙。) 藁*gǎoDEBB 地名用字:~城(在河北)。 草稿 草稿稿草 稿子 底子 文章或公文的草稿:文稿 文稿的美称:金检 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 诗文的草稿:藁 奏议的草稿:议稿 谏书的草稿:谏草 诏书的草稿:诏草 通过书面或媒体发表的新闻稿:报导 报道 内容简略的报导:简报 翻译的文稿:译稿 教孙儿学作文章的范文稿:课孙草 (初步写出的文稿、画出的画稿等:草稿) ☚ 稿子 底稿 ☛ 藁gǎo❶藁本,也叫“抚芎”。多年生草本。根茎含挥发油,可入药。 ❷藁城,地名,在今河北省。 藁ɡǎo[书] Ⅰ (枯槁) withered Ⅱ ❶ (稻、麦等的秆) stalk of grain;straw ❷ (诗文的草稿) draft ◆藁城 Gaocheng (a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藁杆 straw 藁宋代官府文书通称。《宋朝事实》卷13《仪注》:“凡公家文书,谓之藁。” △藁gǎo17画 艹部 (1) 【藁本】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可入药。 (2) 用于地名: ~城(在河北)。 |